科技前瞻

機器人也要交稅?歐洲擬訂機器人「人權法」,要求僱主交稅

早前,全球最大型電子製造商之一的富士康,以機器取代了 60,000 名廠工,看來員工機器化已成趨勢。有見於此,歐盟正研究訂立多項新法例,給予機器人工業最後一道難關。

歐洲議會的法律事務委員會在 2016年5 月 31 日,呈交了一份草案,建議將機器人歸立為「電子人」,從而規定所有聘用機器勞工的僱主為機器人上交稅金及社會保險。

機器人人權

草案中提到:「最低限度地,具有自主能力的智慧機器人,可以在法律上被歸立為『電子人』,給予它特定的人權和義務。」

草案亦提出,政府可立例登記所有智慧機器人,保證它們獲得法律上的保障。委員會更建議,所有利用機器人取代員工的公司,必須向政府申報他們在勞工保險節省的數量。

外界預測,歐盟正憂慮機器自動化將造成前所未有的失業潮,以至大大削減政府在稅金中獲取的收入,影響政府運作。

反對聲音

雖然這些法例將可增加員工機器化的開支,從而預防大型失業潮。不過就像所有法例一樣,有人歡喜有人愁:德國機器人製造商代言人,德國工程師協會 VDMA 表示,現今機器人技術發展尚早,政府沒有理由過早立例阻攔整個工業的發展。

「需要為『電子人』建設法律架構,這是 50 年後所需的工作,而並非 10 年後的需要。」VDMA 機器及自動化部門總經理斯華克夫(Patrick Schwarzkopf)解釋: 「我們認為這太過官僚化,同時將影響機器人的發展。」

近年大量廠商開始以機器取代人類,減少人力開支(圖:Vincent Yu)
近年大量廠商開始以機器取代人類,減少人力開支(圖:Vincent Yu)

斯華克夫亦爭論指,機器化與失業率之間的關聯仍未被證實。他指出,2010 至2015 年期間,汽車生產業的機器需求量增加了 17%,但汽車業的總(人類)員工數目亦同時增加了 13%。不過,近年亦有多個專家,包括麥當勞前總裁,作出完全相反的估計,令人質疑斯華克夫的立論仍可維持多久。

雖然歐洲這次草案無疑令機器人生產商及支持機器化的公司憂心,但這草案離真正實施仍然有很遠的路。即使能獲得議會的全力支持,此提案要成功立法還需經過多年的爭論過程。不過,隨著機器化慢慢開始取代人類,今次歐盟無疑往正確的方向踏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