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史上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首次突破 415 ppm(圖:The Keeling Curve)

人類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性影響正式出現了: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又創新高,未來將變成一個又熱又汙染嚴重的星球,這可是其數百萬年來從沒遇過的事。

二氧化碳濃度創新高

最近,美國斯克里普斯海洋學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的研究人員發現,夏威夷莫納羅亞火山天文臺(Mauna Loa Observatory)的感測器記錄顯示,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 415.26 ppm。由於人類社會使用化石燃料帶來的便利,這是一連串極端氣候門檻中最近達到的一項紀錄。

氣象學家艾瑞特·霍特豪斯(Eric Holthaus)表示:「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達到了 415 ppm。這不僅是有紀錄的歷史,也不是自從 1 萬年前農業發明以來,是自從現代人類開始存在的數百萬年前,都沒發生過的事。」

近百年來的紀錄

1910 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約為 300 ppm,比起至少約 80 萬年以來的量還要來得高,結果在一個世紀之後,隨著汙染程度高昇,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了超過 100 ppm。

在 2016 年時,大氣中的碳汙染才剛超過 400 ppm,而一年後的 2017 年,二氧化碳濃度超過 410 ppm。科學家也知道 2019 年大氣中碳含量超過 415 ppm 幾乎是無可避免的。事實上,大氣中不斷破紀錄的碳含量,不僅汙染天空並讓地球升溫。

自 2019 年 5 月以來,已經見到多次破紀錄的碳含量數據,其中包含一次錯誤的讀數。根據公告於斯克里普斯網頁上,用來記錄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數據的基林曲線(The Keeling Curve),早在 5 月 3 日時,就已經打破 415 ppm 的門檻。雖然該數據後來被證實錯誤並修正,不過這次的數據,很不幸地,應該無疑為真。

斯克里普斯二氧化碳計畫的執行總長雷夫·基林教授(Ralph Keeling)表示:「二氧化碳濃度成長速率維持高速。與去年相比,增幅約為 3 ppm,而最近的平均為 2.5 ppm。我們所看到的可能除了溫和的聖嬰現象效應之外,還有持續使用化石燃料的影響,而持續使用化石燃料正是我們真正的問題。」

最壞的未來

以數字上而言,超過 400 ppm 是一個很具象徵性的時刻,但此象徵性並沒有就暫停於此。若碳汙染持續在地球大氣中增加,越來越多的熱會被困在地球,這會使得全球暖化的未來看起來就像回到地球數億年前悶熱的過去(相當於地球三疊紀時期)。最後一次地球如此高溫的時候,在南極甚至還有樹。

但是,面對這如同曲棍球桿狀般不斷上升的二氧化碳含量,代表若人類不停止讓問題更加嚴重,在如此加速的速度之下,人們基本上根本不知道事情會變得多糟。

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在久遠的未來,比起現在我們所擁有的一個生命茂盛的地球,會變得更像一個有毒的外星星球,破敗且無法居住。例如,天空的雲會開始分裂,導致無法將太陽輻射反射回太空而增加暖化;海洋也會如地獄般的沸騰直到完全蒸發。

人類最後機會

基林教授表示:「我們持續不斷燃燒化石燃料,導致二氧化碳不斷累積在空氣中,事實就是這麼簡單。」

這幾年是人類停止這些過程的最後機會。人類仍然有希望,但若要改變二氧化碳含量急速上升的趨勢,我們只能集中在改變驅動其升高的系統,也就是我們獲得能量及經濟的來源―化石燃料。

參考資料:

  1. Dockrill, P., (2019, May 13). It’s Official: Atmospheric CO2 Just Exceeded 415 ppm For The First Time in Human History. Science Alert
You May Also Like

專家用GPS數據創建了新地圖!2040年海平面可能會上升60公分

垂直陸地運動(VLM) 地球海平面持續上升已是眾所皆知的事,由於陸地冰和極地冰層的減少以及海水暖化導…

科學家公佈最有可能安全度過氣候變遷的國家

由美國印第安那州諾特丹大學 (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又譯聖母大學 ) …

有害漁業補貼造成嚴重問題:全球海洋漁業資源正在快速消失

儘管近年來各國意識到過度捕撈導致海洋資源快速消失的問題,但根據一篇發表於《海洋政策》(Marine …

一間公司推出可以將難以回收的塑膠,製造成不會產生任何廢料的「水泥」磚的機器

雖然人類盡了全力來回收每天所使用的一次性塑膠用品,但是比起單單的丟到回收桶就好,有某些塑膠需要花費更…

投資銀行分析:綠能成本降低暫未能終結對火力發電的需求

拉扎德(Lazard)投資銀行針對發電與儲能成本進行的分析報告,鞏固了再生能源成本正在下降的看法,但…

研究顯示世界各地的海鹽受塑膠汙染

最新研究發現在英國、法國、西班牙、中國與美國等地的海鹽之中都存在微塑膠顆粒,更讓專家擔憂的是,這些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