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控探測機器人 Mini-Manbo / Photo courtesy of IRI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Nuclear Decommissioning).

核災肆虐福島核電廠已過了六年,最近一班工程師終於成功使用一個特製的機器人,在現場拍下融化鈾燃料的影像。

 

新型探測器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東北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了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現在,一組探勘人員首次成功拍攝到三號反應爐內熔化鈾燃料的影像。該場意外讓六個核反應爐中三個反應爐熔毀,與此同時,內部的鈾燃料棒液化,熔穿層層鋼筋與混凝土,不知去向,事故後續的鑑識因此變得困難。

電廠人員將水灌入反應爐體中來冷卻燃料棒,但是無法得知它們移動了多遠,四名工程師花了三天讓稱為迷你翻車魚 ( Mini-Manbo ) 的小型機器人穿越淹水建築的長廊來找尋鈾。先前以機器達成該目的的計劃並沒有成功,但是新機型採用能抗輻射的材料並配備能避開極危險區域的感應器。這項突破被視為日本政府處理該場核災的轉捩點,當善後程序開始啟動,許多人認為終於看到了這場危機完結的曙光。

電力公司核電部門的總經理木元崇宏 ( Takahiro Kimoto ) 表示:「 先前我們都不知道燃料棒在哪裡,或是看起來如何。既然我們知道了它的狀態,就能規畫如何取出。」

收拾善後

事發至今大約有七千人在事故電廠周邊進行善後工作:興建新的儲水槽、協助清理含輻射的瓦礫和在嚴重受損的反應爐體旁搭建鷹架。現場所需要的防護措施等級逐漸下降,一年前,所有區域都需要穿著特殊的防護服,現在除了設施中仍有高強度輻射的部分外都可以穿著一般服飾。

下一步將會是開始清除其中一個反應爐中融化的鈾燃料,預計在 2021 年進行,不過負責單位尚未決定從哪一個反應爐開始,所有清理工作估計要花上 30 到 40 年,耗資數百億美元的經費。

 

參考資料:

1. Jones, B. (2017, November 20). After six years, we finally found the melted uranium at Fukushima. Retrieved November 28, 2017.

You May Also Like

科學家在北極附近發現聚苯乙烯塊,證明塑膠汙染的遠佈

在離北極 1609 公里遠的浮冰上,首次發現了大塊的聚苯乙烯,該區域過去因為浮冰的阻礙而鮮有辦法探索…

人類處在充滿塑膠環境的後遺症:現代男性的精子數量只有他們祖父的一半

PFAS(多氟烷基物質) 從海洋深處到人類兒童,幾乎世界的每個角落都能找到合成化學物質以及塑膠製品,…

敘利亞簽署巴黎氣候協議,全球唯獨美國與尼加拉瓜拒加入

於德國波恩 ( Bonn ) 舉行的第 23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峰會 ( Confere…

日本官方宣佈決定將福島核廢水排入大海

日本決定將放射性污染水排入大海 日本政府最近證實,他們決定把存在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放射性污染水排入大海…

全球暖化嚴重,高溫氣候使許多工作人員瀕臨死亡

2020年有75%的機率會打破以往溫度 人類的活動,對環境影響會有多大呢?現今各地都出現極端高溫,7…

綠能崛起!美國可再生能源每日發電量將首度超過傳統燃煤電廠

美國的潔淨能源革命正位於爆發點邊緣。最近一份由能源經濟及財政分析機構(Institute for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