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from Canva

現今社會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無論是通訊、攝影、上網、記事等工作,都藉由手機完成。手機存在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也有許多人擔心長期攜帶、使用手機會傷害健康。政府和專家等也不斷進行研究,探討手機是否會提高人類罹癌的風險。

之前有新聞提到美國衛生研究院NIH研究證實:2G/3G 手機使用的射頻輻射,會引發雄性老鼠癌變,建議男性應採取預防手段,避免腦、心臟、腎上腺接受手機輻射。相關報導佐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對此的聲明,大大增加了新聞的可信度。不過FDA的聲明與報導結論卻不相同。到底手機會不會致癌?相關報導的真實性又是多少呢?

手機輻射

根據美國國家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NIEHS,有關手機輻射的研究為期十年,耗資三千萬美元,是目前最完善的研究報告。美國國家毒理學計畫藉由大鼠、小鼠的動物實驗,試圖了解手機輻射的潛在風險。實驗動物兩年內連續暴露在2G /3G手機射頻輻射,每暴露十分鐘後暫緩十分鐘,每天暴露九個小時。

結果發現大量暴露 2G/3G 手機射頻輻射後,雄性大鼠心臟明顯出現惡性神經鞘瘤,部分證據顯示雄性大鼠腦部產生膠質瘤、腎上腺產生嗜鉻細胞瘤。但雌性大鼠、雄型、雌性小鼠的致癌證據不明確。

雖然研究表明電磁波對雄性大鼠有致癌的風險,仍不建議將結論比照人類,主要因為實驗動物暴露的程度、時間遠遠大於手機使用者。並且實驗動物是全身暴露在射頻輻射,人類使用手機時只有局部暴露。該研究是從十年前開始,探討暴露 2G/3G手機的射頻輻射,而現今手機多數是3G/4G ,研究結果可能也會有所不同。

該研究也發現,雄性大鼠暴露手機射頻輻射後壽命增加,可能因為射頻輻射減緩慢性腎臟疾病的嚴重程度,而此疾病常是老年大鼠的死因。不過當時報導的標題誇大了研究結果,新聞標題不實地誤導大眾,因此新聞內文的真實性是被降低的。

FDA聲明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針對該研究發表了聲明,同意美國國家毒理學計畫的結論,認為該研究結果不應該直接類比到人類。認為輻射暴露與雄性大鼠腫瘤之間,並沒有真正的劑量反應關係,輻射劑量與後續腫瘤發生率的關係也缺乏證據。因此,若是想了解手機輻射與人類致癌的因果關係,仍需要更進一步研究相關流行病學。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有繼續推動手機輻射對人體健康的議題,也表示目前還沒有充分的實證證據,暴露手機輻射對人體健康的負面影響仍未被確定,也因此認為現階段手機的安全標準足以保障大眾健康。根據美國國家毒理學計畫的研究結果、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的聲明,台灣媒體所說“男性應讓腦部、心臟以及腎上腺遠離手機”的結論不是事實。該新聞與相關文獻和聲明是背道而馳的。

也有其他媒體報導相同研究,標題也提到手機輻射導致雄性老鼠產生腫瘤,不過該報導立場較客觀。文章提到研究單位強調人類不能直接比照動物實驗的結果, FDA也認為動物實驗結果不能斷定人類也會產生相同症狀。該報導的結論是手機輻射影響人類健康的證據仍不夠充分,現今社會手機輻射安全限制能夠保護手機使用者。報導科學研究推管大眾健康議題是好的,但媒體擷取偏頗的研究結果,使用誇大的標題和不實的內容,反倒誤導大眾引起恐慌,也是媒體識讀時需要注意之處。

如何避免手機致癌

雖然目前缺乏證據證明手機輻射對人體的負面影響,若是擔心手機射頻輻射會傷害健康,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建議可以使用擴音、耳機,增加腦部和手機的距離,也盡量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

未來仍然會有相關手機與健康的研究,若對手機的危害和身體健康有所顧慮,可以多多關注相關研究進展。當重大研究結果公開時,也要注意媒體所述的內容是否正確,多去閱讀不同媒體,觀察其相異之處,有過多差異時可能是某幾篇報導失準或有所偏頗。若是相關新聞文章附有原始資料來源,有能力的話也建議閱讀原始資料,以了解真實性更高的結論。

更多健康知識都可以直接上,明日科學網站: https://tomorrowsci.com/

參考資料

  1. FDA (2018). Statement from Jeffrey Shuren, M.D., J.D., Director of the FDA’s Center for Devices and Radiological Health on the 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s report on radiofrequency energy exposure.
  2. NIEHS (2018). 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 releases final reports on rat and mouse studies of radio frequency radiation like that used in 2G and 3G cell phone technologies.
  3. NIEHS (2018). Cell Phone Radio Frequency Radiation Studies Fact Sheet.
You May Also Like

巨乳不好嗎?胸部太大怎麼辦?縮胸手術如何做?專家教你縮胸技巧

胸部大小除了受到遺傳影響,也與越來越西化的飲食有關,現今女性的胸部受到這兩種因素,容易產生胸部太大的…

有唇皰疹別緊張!治療藥物使用須知

唇皰疹容易長在臉上明顯的地方,不像帶狀皰疹是55 歲以上較容易感染,唇皰疹不分年紀和性別。一旦感染皰…

怎樣才算躁鬱症?躁鬱和憂鬱你分的清楚嗎?

躁鬱症是現代社會常見的疾病,患者會有高昂的躁期、低落的鬱期。有時會跟憂鬱症混淆,或被認為只是沮喪。躁…

一個很酷的新實驗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會進化出捲髮

對於其他靈長類動物來說,人類一定看起來非常奇怪。我們是唯一普遍缺乏毛髮的物種,但出於某種原因,我們身…

丟掉好浪費!過期保養品還能用嗎?保養品期限的秘密

女生的保養品應該多不勝數吧!要保濕、修護、控油各種瓶瓶罐罐,容易一不小心就過了保存期限,甚至連印有日…

為什麼會想吐?你了解嘔吐的原因嗎?

嬰兒吐奶、吃飽想吐、喝酒後吐,多數人應該都經歷過嘔吐。除了腸胃問題,嘔吐還跟藥物、荷爾蒙、頭暈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