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from Canva

為什麼我們會得乳糖不耐症

每個地方的發展不同,就算是現在也有採集、狩獵的族群。而較早就有農業的文明,就會較早接觸榖物,或者是含有乳糖的牛奶、乳製品。剛進入新石器時代的人類,消化系統仍適應舊石器時代的飲食,因此初期也不太適應大量的澱粉、乳製品。面對飲食的變化,人類的身體與基因也可能改變。早進入農業的文明,可能有更充分的時間適應新的飲食。也不是每個族群進入農業時代後,都會攝取乳製品,像中國人以牛種田卻不太喝牛奶。

How to 適應新飲食

先以穀類食物為例,研究指出:飲食有較多澱粉的族群,編碼唾液澱粉酵素的基因 AMY1重複次數較多;較少澱粉食物的族群,AMY1 重複次數較少。 AMY1重複次數較多代表唾液的澱粉酵素活性高,較能處理澱粉食物,這類基因重複出現的狀況稱作拷貝數變異。

古時候人類嬰孩斷乳後,飲食幾乎很少接觸乳糖,隨著年齡增加,乳糖酶的製造就越來越少。開始有動物乳汁時,為了在斷奶、甚至成人後仍能消化乳糖,關閉乳糖酶的需求就出現了。成人仍有乳糖酶的情形叫作乳糖酶續存性。

根據目前研究,能繼續利用乳糖的方法有:延遲表觀遺傳關閉乳糖酶、產生突變避免表觀遺傳的關閉、強化乳糖酶的基因表現。缺乏乳糖酶會讓乳糖成為腸道微生物的食物,細菌代謝之後的產物也能供人體利用。

表觀遺傳是在不改變 DNA 序列的情況下影響基因表現。以乳糖酶為例,人類到一定階段就不再需要製造,會以某種不改變乳糖酶基因的方式,關閉乳糖酶基因。由於乳糖酶的基因沒變,下一代仍會有正常的乳糖酶基因、製造乳糖酶。小腸細胞要製造乳糖酶,要先做出它的前身 Preprolactase ,一個由 1,927 個胺基酸構成的分子。理論上省下製作乳糖酶的胺基酸,其實是合理且省資源的生存機制。

亞洲人比較會乳糖不耐?

在北歐、中東與中非,有很多乳糖酶續存性的突變,相當高比率的人在成年後,小腸仍正常分泌乳糖酶。可能是這些地方是最早酪農的起源,族群很早就接觸牛奶並適應乳製品。

介紹一下單核苷酸多態性(SNP),DNA 由 ATCG 四個核鹼基排列組成, SNP 指的是 DNA 單一個核鹼基改變,例如A 被換成 G ,或 C 被換成 T ,替換之後基因表現產生變化。歐洲、非洲人的乳糖續存性很可能是一種 SNP 突變結果,變異的位置是 rs4988235 ,鹼基是C表示野生型, T 是突變型。rs4988235是用來代表特定 SNP 位置的編碼,全名是 Rs Numbers簡稱Rsid。rs4988235 位在 MCM6 基因,其有兩個 SNP ( rs4988235 是其中一個)可能影響乳糖酶基因 LCT。

一篇發表在《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研究探討 rs4988235 基因型和血中維生素 D 濃的關係,分析了 1,495 位男女的血液,並分析血中維生素 D 濃度和 rs4988235 的基因型。發現約 32%白人、 99% 東亞人、 74% 南亞人,和 59%其他人種擁有乳糖不耐症相關的野生基因型,而這些人血中的維生素D 濃度也較低。美國牛奶常額添加維生素D,也是飲食中主要維生素D 來源。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會少喝或不喝牛奶,可能成為維生素D 缺乏的高危險群。透過檢測血中維生素D 濃度,就可以推估有無喝牛奶習慣。

並不是所有的乳糖酶續存性都是rs4988235 突變才有的,不同地方的人可能是其他位置突變,例如藏族成人的 SNP 位置跟歐洲人不同,但也可以持續喝牛奶。

根據目前研究,或許只是有些人的身體還未適應牛奶。不像歐洲人有幾百、幾千年演化適應,台灣有相當比例的人喝牛奶會不適,是非常合理的。理論上經過長時間的演化,將來的台灣人乳糖不耐的比率會降低。畢竟牛奶提供的營養能從其他食物獲取。但牛奶也只是一種優質的蛋白質及鈣質來源,沒有什麼大缺點,只需要看飲用者的體質適合與否。如果喝牛奶會過敏,當然就要避免;若是乳糖不耐症,許多人也可以透過慢慢喝訓練,一段時間後就會改善。而喝牛奶完全沒問題的人,適量攝取牛奶就是很好的營養來源。

更多健康知識都可以直接上,明日科學網站: www.tomorrowsci.com

參考資料

  1. UptoDate  https://www.uptodate.com/home 
  2. Blanchard, C. (2017). A history into genetic and epigenetic evolution of food tolerance: how humanity rapidly evolved by drinking milk and eating wheat. Current opinion in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7(6), 460-464.
  3. Evershed, R. P., Payne, S., Sherratt, A. G., Copley, M. S., Coolidge, J., Urem-Kotsu, D., … Burton, M. M. (2008). Earliest date for milk use in the Near East and southeastern Europe linked to cattle herding. Nature, 455(7212), 528–531. doi:10.1038/nature07180
  4. Dunne, J., Evershed, R., Salque, M., Cramp, L., Bruni, S., Ryan, K., … Lernia, S. (2012). First dairying in green Saharan Africa in the fifth millennium bc . Nature, 486(7403), 390. doi:10.1038/nature11186
  5. Perry, G. H., Dominy, N. J., Claw, K. G., Lee, A. S., Fiegler, H., Redon, R., … & Carter, N. P. (2007). Diet and the evolution of human amylase gene copy number variation. Nature genetics, 39(10), 1256.
  6. Mantei, N., Villa, M., Enzler, T., Wacker, H., Boll, W., James, P., … & Semenza, G. (1988). Complete primary structure of human and rabbit lactase‐phlorizin hydrolase: implications for biosynthesis, membrane anchoring and evolution of the enzyme. The EMBO journal, 7(9), 2705-2713.
  7. Alharbi, O., & El-Sohemy, A. (2017). Lactose Intolerance (LCT-13910C> T) Genotype Is Associated with Plasma 25-Hydroxyvitamin D Concentrations in Caucasians: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2.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47(6), 1063-1069.
  8. Peng, M. S., He, J. D., Zhu, C. L., Wu, S. F., Jin, J. Q., & Zhang, Y. P. (2012). Lactase persistence may have an independent origin in Tibetan populations from Tibet, China.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57(6), 394.
You May Also Like

蜂王乳跟蜂蜜一樣嗎?蜂王漿效果作用全解析!

What is 蜂王乳 也叫作蜂王漿、蜂皇漿,與蜂蜜、蜂膠都是養蜂業的產品。蜂蜜是工蜂採的花蜜,經過…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什麼?PTSD最全知識合集

What is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多數是因為經歷或目睹事件所引發,常見的創傷包含死亡威脅…

研究人員首次正式地發現,微塑膠在人類的血液中循環著

我們很多人身體當中,都有塑膠微塵流過我們的靜脈中。這項尋找人類組織中的微塑膠污染物的最新研究的結果,…

有濕疹怎麼辦?濕疹症狀推薦治療與保養懶人包

What is濕疹 濕疹是指非其他疾病造成的表皮、真皮發炎。濕疹的組織切片中,可以看到表皮層有很多發…

藍光到底多可怕?抗藍光保護貼真的需要嗎?

我們時不時就會看到電子產品傷眼的新聞,或是藍光會導致黃斑部病變、失明等等。由於現代人手機不離身,為了…

外用A酸是什麼?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總整理

外用A酸 有人說A酸分三代,更準確來說是Retinoids類藥物依化學結構、生理效應,分成三代。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