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健典

不喝水又憋尿? 醫師教你正確喝水法顧好泌尿道健康

要怎麼做才不會一直感染?

夏天漸漸的到來了,最近這幾天的氣溫都突破三十度。門診的泌尿道感染病人也越來越多而且不少是老面孔,很多病人都一臉愁容:『醫師我怎麼又感染了?』反復性的泌尿道感染也不是什麼大病,但是很容易一直反覆就像是一個盧洨的前男友每隔一段時間就回來糾纏。

到底要怎麼擺脫泌尿道感染的陰霾呢?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知道如何擺脫泌尿道感染的陰霾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為何會有泌尿道感染?

理論上來說,我們的尿液通常是無菌的,但是尿液中含有不少可以讓細菌孳生的養分,所以如果有細菌從外在的環境進入泌尿道就可能在尿中滋生然後侵入膀胱或尿道的粘膜,引起頻尿、血尿、排尿疼痛、失禁、下腹不舒服等等症狀。PS. 醫生說的膀胱炎、尿道炎在女性身上其實大多指同一種疾病,男性朋友就不一定了,因為尿道比較長而且中間有攝護腺。

如果出現了相關的症狀建議不要拖延儘速就醫,常見社區感染的泌尿道發炎使用普通的口服經驗性抗生素至少72小時就會有很好的效果了,如果拖延太久膀胱的細菌可能會順著輸尿管往腎臟的方向移動造成腎盂腎炎或是敗血症。泌尿道系統的感染如果一旦造成發燒就可能需要住院接受針劑抗生素的治療。

細菌會不會侵入泌尿道系統和粘膜的抗菌能力以及泌尿道的衛生有關。粘膜的抗菌能力多半是天生的體質不容易改變,所以目前比較能做的只有做好個人泌尿道衛生,下面會分享三個減少泌尿道感染的對策:

生活習慣調整

攝取足夠的水分:這其實是最簡單的方式但是也最難做到。建議一天的攝取量要達到2000~2500cc ,有足夠的水分就會有足夠的尿液可以沖刷尿道來減少感染的機會。但是每次喝水都要測量其實相當困難,鳥科大提供了一個自己的臨床經驗 : 看尿液的顏色。如果尿液的顏色接近無色或是相當清的淡黃色那代表身體的水分量是充足的,喝水量就可以減少,一但水分攝取不夠小便就會呈現深黃色,那可能就要再多喝一點水了。

性行為的前做好清潔:婦女的泌尿道感染常常發生在性行為的後幾日,如果有類似的情況可以在性行為前伴侶雙方先洗澡做好會陰部的清潔,然後在性行為過後女性立刻去小便排空尿液,這樣一來就可以減少會陰部細菌侵犯膀胱的機會。

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上完廁所後會陰部的擦拭建議由前面往後面擦,避免將肛門口的細菌帶到尿道口。除此之外,平常儘量避免憋尿。如果常常有無法上廁所的情況,建議養成定時上廁所的習慣(不管有沒有尿感每2~4小時就上一次廁所)

“非”抗生素的預防方法

補充女性賀爾蒙:這種方法適合停經後的女性。主要原因是停經後女性會因為雌激素的減少造成粘膜的抗菌能力下降或是陰道的菌落發生改變,結果讓細菌更容易侵入泌尿道的粘膜。在會陰部局部使用雌激素(口服反而沒效果)可以增進粘膜的健康進而減少感染的發生。但是這樣的做法有可能會提高婦癌或是靜脈栓塞的罹患風險,所以使用前最好和婦產科醫師討論過後再使用會比較恰當。

補充益生菌:這種方法聽起來很匪夷所思,為何吃進腸道的益生菌卻可以預防泌尿道的感染?理論上,吃進腸道的益生菌會透過擦拭或是上廁所的時候進到陰道裡面成為陰道的菌叢,一旦益生菌站滿陰道的空間,常見的泌尿道感染細菌例如大腸桿菌等數量就會減少,因而減少泌尿道感染的機會。這樣的理論還需要更多的證據來證明。

補充蔓越梅:很多人其實都有這種概念,理論上蔓越梅含有“proanthocyanidin” 這種物質,可以在泌尿道的粘膜產生保護讓細菌比較不容易附著。不過現在認為這樣的做法效果不好,而且其實市面上的產品含有過量的糖分,吃太多又會有結石的風險。

抗生素的預防方法

如果上述兩種方法都已經正確實行了但是還是不斷的反覆感染,下一步可以用低劑量的預防性抗生素來減少泌尿道的感染。抗生素的使用方式有兩種:

性行為後單次立即使用:這種做法最適合常常在性行為之後感染的病患。在性行為後服用單一劑量的抗生素,可以選擇頭孢子素(Cephalexin 250mg)或是磺胺類藥物(Co-trimoxazole 80/400mg),這兩類藥物都是泌尿道感染第一線常用的抗生素,使用後可以顯著降低泌尿道感染的機會,而且因為劑量低所以長期使用也不用擔心細菌抗藥性的問題。

長期使用副防性抗生素:這種做法比較適合感染和性行為關係不大的病患。使用方式也是使用頭孢子素(Cephalexin 250mg, 每一次)或是磺胺類藥物(Co-trimoxazole 80/400mg, 一週三次)。如果之前有急性的感染,會建議急性感染治癒後一到兩週開始使用預防性抗生素,然後持續使用半年來觀察有沒有反覆感染再決定是否繼續使用。

醫師總結一下:

其實在臨床上大多數的病人只要做好生活習慣的調整泌尿道感染的機會就大幅下降,頂多補充益生菌就可以了,只有少數病患需要用到抗生素。

撰文作者:顧芳瑜醫師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本文經由健康666進行授權刊登,並同意明日科學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