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補丁,  醫學健典

性行為可能得梅毒!親密關係前必看梅毒資訊

許多人可能覺得梅毒很少出現在生活中,那是因為梅毒被視為隱疾,正常是不會聽到患者主動談論。根據2015年WHO的資料,全球約有560萬個梅毒病例,至於台灣2015年梅毒病例數有7,471人,2016年則增加到8,725人。

傳聞梅毒最早是從美洲帶到歐陸,希特勒可能得過梅毒,因此非常討厭,認為只有消滅猶太人,才能重獲健康。英國研究甚至懷疑,第三期梅毒造成的精神症狀、對梅毒誤解,才讓希特勒進行種族屠殺,不過這些證據仍未明。

What is梅毒

由梅毒螺旋體傳染,會有10-90天的潛伏期才出現症狀,不同階段的梅毒會感染不同器官。梅毒螺旋體不喜乾燥環境,離開人體不久就會死亡,傳染的機率很低。而梅毒主要傳染途徑是性行為,25-39歲的人較容易得到,男生感染的比例是女生的四倍。

性行為:傷口或粘膜接觸患者分泌物、體液(精液、血液、陰道分泌物)就可能傳染。

血液傳染:輸血或共用針頭、針具。

母子垂直感染:孕婦梅毒會經胎盤傳染胎兒,所謂的先天性梅毒,嚴重可能導致死產、胎兒死亡。

梅毒症狀

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症狀,臨床上分為初期梅毒、第二期梅毒、第三期梅毒,以及隱性梅毒。

多數由性行感染,在潛伏期後粘膜處會發生無痛、圓形的潰瘍,稱為硬性下疳。常見位置是陰莖、陰道,也可能在口腔、肛門、直腸…等。多數潰瘍只發生在一處,但也有些人會有多個潰瘍。通常潰瘍3-6 週後會自行癒合,及早發現就能盡快治療。但這些潰瘍不會痛,陰莖的潰瘍可能較明顯,如果在陰道、口腔或直腸內就很難發現。如果沒有盡早治療,可能會變成第二期梅毒。

第二期

第一期梅毒的潰瘍癒合後的幾周,梅毒螺旋體會經血液、淋巴影響全身,並進入第二期。可能會產生全身紅疹,通常不會癢、呈現紅色圓點狀。有時陰道、肛門會有紅疹或突起,容易和其他皮膚疾病搞混,難以診斷。

梅毒螺旋體也由血液、淋巴四處感染,可能造成各處淋巴腺腫大。最常見的是鼠蹊部、頸部、腋下。腫大淋巴摸起像橡皮,也是無痛的。梅毒螺旋體也可能導致發燒、頭痛、肌肉關節疼痛…等,也不容易與普通病毒感染做區分。上述症狀可能數周會消失,也可能反覆出現持續一年。如果辨識出梅毒,就會進入隱性梅毒階段。此時體內受梅毒感染,但可能數年內不太會產生症狀,之後會進展到第三期。

第三期

約15-30%的感染者因為沒有治療,而進展到第三期梅毒。此時的梅毒螺旋體可能傷害大腦、神經系統、眼睛、血管、肝臟、骨頭,通常發生在初次感染後的3-7年間。最麻煩的是神經性梅毒,引發頭痛、癱瘓,甚至失智、精神錯亂…等,也可能讓動脈發炎、冠狀動脈狹窄。在骨骼、皮膚、粘膜可能產生梅毒腫(發炎後的肉芽增生反應)可能導致失明。梅毒不是只出現在生殖器,而是全身、慢性、長期的危險疾病。許多症狀無痛且難以察覺,或是讓人不好意思,非常容易錯過治療。

梅毒螺旋體本身不好培養,不能用細菌培養的方法確診。通常以血清學檢驗方法,以VDRL及 RPR作篩檢,但可能有偽陽性的反應。並非檢驗出異常就是得病,需要例如 TPHA檢查,搭配臨床症狀多次確認,才能正確診斷。

治療和預防

主要治療是針劑注射盤尼西林,而對此過敏可以用口服抗生素:去氧羥四環素、四環黴素。及早治療的療效越好,若已進入中晚期,治療時間和複雜度都會增加。如果梅毒已損害器官時,也不一定能透過治療恢復。就算曾經有過梅毒,也不會免疫,仍然有機會再度感染。

醫師可能要求定期回診、抽血追蹤,並在治療完成、確認血清檢驗結果前,都要避免性行為。也要提醒性伴侶同樣進行檢查,因為梅毒感染者同時擁有愛滋病的機率高,也建議同時篩檢。最關鍵的預防就是拒絕危險性行為,避免與性史不明的人進行,且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搭配水性潤滑液、不共用性玩具。

梅毒雖然已經是個歷史悠久的性病,但也不是絕症。近年來,梅毒的案例有增加的趨勢,更要多加小心。希望大家透過這篇文章更認識梅毒,並且盡早治療、即時預防,保護自己也照顧自己的性伴侶健康!

更多健康知識都可以直接上,明日科學網站: www.tomorrowsci.com

參考資料

  1. Mayo Clinic https://www.mayoclinic.org/
  2. UptoDate https://www.uptodate.com/home 
  3.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https://www.cdc.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