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解碼,  醫學健典

恐慌症是焦慮症嗎?恐慌症要怎麼治療?

恐慌症屬於焦慮症的一種,看似沒有原因、異樣的情形下,患者可能突然感受巨大壓力和恐懼。雖然短時間內會發作完畢,但患者常會擔心下次發作,影響正常生活。這些強烈感受是難以預期,以他人的角度會覺得患者行為怪異,甚至為其貼標籤。今天要讓大家認識恐慌症、症狀,以及預防和治療。無論是恐慌症個案或親友,都能更理解此精神困擾。

What is恐慌症

成因還未被證實,但多數專家認為與壓力、遺傳、創傷、個性…等因素相關,也有更多研究認為有關腦內傳導物質。臨床有些個案為家族遺傳、曾被家暴、社交創傷等等。根據統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擁有恐慌症,發生率約是男性的 兩倍。不過也可能因為性別刻板印象,使男性較不願意求診精神科,發生率才被低估。恐慌症多數在成年早期,約20歲左右出現,平均發病年齡25歲。以上都還是統計、臨床觀察,恐慌症實際成因未被確認。不要把這些因素作標籤,貼在自身或他人。不是童年受暴都會有恐慌症,恐慌症病患也未必有上述狀況。

恐慌症症狀

恐慌症可能是大腦的杏仁核受到恐懼刺激,啟動交感神經才有症狀。症狀通常可分為生理及心理。生理上跟交感神經過度活化有關,像是心悸、心跳加快、出汗發抖、呼吸短促、喉嚨哽塞、胸痛、噁心、頭暈、步態不穩、冷顫或發熱、麻木或刺痛。心理可能感受到失去現實感、失去自我感、失去控制、即將發狂、即將死去等恐慌。通常症狀會在十分鐘內達到高峰,會合併多種生理和心理症狀,發作通常持續幾分鐘到半小時。

最痛苦的是症狀無法預期,許多恐慌症患者會不敢出門、獨處,影響工作與社交。而恐慌症的症狀,需要醫師診斷及檢查。不止恐慌症會出現恐慌發作,思覺失調症、憂鬱症、躁鬱症…等也都可能有類似症狀。希望大家了解這些症狀後,能更同理關懷他們。

治療與預防

常見有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以及藥物結合認知行為治療。必須由醫師評估個案病史、生理心理狀況,與個案溝通再決定治療方式。

心理治療常使用認知行為治療,主要指導個案在發作時,用不同方式思考、反應面對恐慌症。因為發作時,可能大腦會有錯誤的認知,因而產生不適切的行為,只要改變認知與行為,有助改善恐慌症。心理治療師可協助個案辨識恐慌症出現的感受,例如給予指示、表明症狀不會傷害自己和他人。認知行為治療過程中,也可能指導肌肉放鬆的技巧,或進行腹式呼吸訓練。只要能夠改變思考、行為、應對的方式,就能有效控制恐慌症。

藥物治療

根據不同狀況、生理條件,使用不同種類的藥物治療恐慌症。常見的藥物包含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正腎上腺素、血清回收抑制劑、三環抗憂鬱劑、苯二氮平類藥物。藥物有各自的作用與副作用,需要綜合評估安全性、有效性,也必須花時間調整,才能有較好效果。如果有副作用或不適,應該和醫師溝通,不要自行停藥或調整。

另外音樂療法、芳香精油療法、按摩、針灸、瑜伽…等,都是可能緩解焦慮的方式,但證據還不夠明確。不過價格合理、安全的狀況下,醫師並不反對尋求替代療法。腹式呼吸就是不錯的放鬆,可讓個案專注於呼吸,較不會怪罪自己或增加壓力,避免陷入焦慮、恐慌、更焦慮的惡性循環。

面對恐慌症

對恐慌症本身來說,影響工作與生活必然很痛苦,但要知道自己不孤獨,也並非自己的錯誤。向專業的醫療人員求助,多數都能控制症狀,也高機率能回歸正常生活、工作。

這些看起來嚴重的症狀,不只會嚇到患者本身,也會嚇到身邊的人。只要了解並給予家庭、心理支持,絕對是有助治療的。醫療人員也會推薦家族治療,因為親密的人情緒會互相影響,只要有人正向改變,有機會正向影響其他人。

因為恐慌症發病年齡通常在成年前後,因此無法求學與工作,會對社會造成很大損失。有時患者不清楚真正問題,因為頭痛、心悸…等求診,如果沒了解病因也會浪費醫療資源。有賴醫師與心理治療師努力,除了生理也須關注個案的心理。也希望社會不要對有精神困擾的人有偏見、污名化,營造一個友善包容的環境,才是最好的做法。

更多健康知識都可以直接上,明日科學網站: www.tomorrowsci.com

參考資料

  1. Mayo Clinic  https://www.mayoclinic.org/
  2. NIMH  https://www.nimh.nih.gov/index.shtml    
  3. 台灣精神醫學會  http://www.sop.org.tw/   
  4.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https://www.hpa.gov.tw/Home/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