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健典

為啥會有黑眼圈?簡單檢驗黑眼圈類型

許多人都有黑眼圈可能覺得就是因為熬夜,補個眠就會消失了。但黑眼圈的問題真的非常複雜!今天就從黑眼圈的成因、黑眼圈的種類來講解,提供大家各種黑眼圈類型的治療方式,以及黑眼圈合適的預防和保養!

What is 黑眼圈

我們先從生理解剖的方面切入,黑眼圈一般是眼下到眼眶骨之間,看起來較為暗沉的部分。而黑眼圈的暗沉還分為視覺上以及生理上,若只是看起來較黑,通常會是因為眼周下面凹陷的部分,導致的視覺效果。若是眼袋和淚溝、臥蠶之間凹陷、先天性的眼眶凹陷,或是蘋果肌流失嚴重,都會是因為光影對比而產生的相對暗沈效果。

黑眼圈類型

引言中有提到,黑眼圈其實有不同種類型。大概可以分為三種,一起來看看你是哪一類的黑眼圈吧!

1. 色素型

眼睛下方的色素沈澱,先天的因素像是東南亞民族、台灣人,都常有上下眼皮色素較深,就是跟種族遺傳有關。也有後天的影響,像是過度樣光曝曬、摩擦,都會讓黑色素沉積。而異位性皮膚炎、慢性尋麻疹、濕疹,之類的慢性發炎情形,只要時間長就會累積許多色素。

2. 血管型

每當夏秋天氣交接,許多人的過敏性鼻炎就會發作,開始打噴嚏、眼周發癢。而眼周表皮的血液循環與鼻部相通,鼻子過敏和腫脹可能導致鼻部和眼周表皮血液循環不佳,造成血管擴張,就是所謂的血管型黑眼圈。

其實不只是過敏,所有會讓眼周血液循環變差的狀況,都有可能產生暫時性血管型黑眼圈。更常見的像是大哭過後、用眼過度,或是失眠、飲食太鹹、喝太多水等因素。

3. 結構型

這是種假的黑眼圈!是我們第一段提到的,因為淚溝明顯、眼眶凹陷、眼袋跟臥蠶、淚溝間的凹陷大,造成的光影視覺效果。就是看起來暗沈,但並非真的產生了黑眼圈。

如何判斷黑眼圈種類

首先可以用手摸,如果黑眼圈區域的皮膚粗糙、脫屑,通常會是色素型。如果摸到脂肪凸起,就比較可能是眼袋造成的結構型黑眼圈。再來可以用手壓,如果輕輕按壓後顏色變淡,就傾向是血管型。因為微血管被按壓後,血液會被擠開、顏色會變淡。如果是很嚴重的血管型黑眼圈,不一定能這樣測試,但通常仔細看就能看到血管。最後可以用鏡子照,若是上下眼皮都黑色暗沉,或從小時候就是暗沉的,可能是天生色素型黑眼圈。若是眼周區域的高低起伏大,有明顯凹陷就是結構型。若是笑起來會看到細紋,屬於動態紋。若是不笑就有細紋,就是靜態紋。

治療與預防

改善色素型的黑眼圈,就是盡量控制發炎。除了做好防曬與保濕,不要揉眼睛、避免使用刺激性產品、若有濕疹這類的皮膚疾病要治療。血管型黑眼圈需要改善眼周血液循環,若是過敏引起的當然先控制過敏。還能做的是避免用眼過度、飲食不過鹹、不熬夜、適度按摩或溫敷。若是天生臥蠶大、先天型眼袋、眼眶凹陷的結構型,其實很難防。真的想改變可以考慮醫美手術,臥蠶肥大可以注射肉毒、淚溝太深可以注射填充物質,眼袋大可以內開/外開手術。透過手術改善凹陷狀況,就能改善結構型黑眼圈

現在許多眼部保養品、眼霜都宣稱可以全效處理黑眼圈,但你已經知道黑眼圈問題的原因複雜,產品無法得知你是哪種黑眼圈,更不用說全效處理了。總而言之,黑眼圈有很多成因,多數人還是綜合型態的混合型黑眼圈。自己知道判斷黑眼圈的方式,做合適的保養與預防,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