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遇到繼承家中不動產時,許多人因為擔心接手後必須支付高額房貸而考慮變賣。以近期藝人驟逝留下高額房產為案例,家屬處理房子務必留意相關稅務規定,以避免繳交高額稅金。 

案例說明
親人遺留4千萬房產擔心無力繼承

藝人小鬼黃鴻升突然過世,引起社會驚訝與不捨,新聞事件也意外讓人注意到他留下鉅額房地產,可能帶給家屬繼承上的負擔。有類似情況的王小姐,也是因為突然繼承家中新購入約4,300萬元的房屋,考量必須負擔沉重的貸款,又想要急著賣房,顯得進退兩難。

王小姐的友人在關心近況得知之後,建議在目前房市行情觀望下,先不要急著賣,也建議不妨先和會計師討論看看,有無變通方式。


藝人小鬼黃鴻升為了讓家人可以同住,2019年時決定買下4,280萬元的84坪住家,可惜意外猝逝,因此房子變成遺產,假如家屬要續留房子,每個月至少要付10萬元的房貸,負擔可說不輕。外界關心黃家人能否繼續持有房子,如果家屬決定出售房子的話,需要依照2016年1月1日起實施的房地合一稅核算稅金,因持有房子兩年內出售的稅率為35%,負擔也不少。

森懋會計師事務所林心瀠會計師指出,小鬼的案例,可能也是其他繼承人會參考的情況,償付貸款壓力和稅金相比,讓許多人產生困擾。所幸今(2020)年7月財政部發布一則解釋令,繼承房屋轉賣時,可將房屋貸款餘額大於公告土地現值及房屋評定現值之差額扣除,再計算獲利,這樣可以大大降低繼承人的房地合一稅金。林心瀠分析如下:

在財政部發布解釋令以前:

➊ 假設小鬼的家人於2021年以前將該房地產以5,000萬元售出。

➋ 小鬼買的房地假設目前公告土地現值及房屋評定現值約2,000萬元。

➌ 以兩年內出售稅率35%計算,小鬼的家人須繳納1,050萬元的房地合一稅,算式為:(5,000萬元-2,000萬元)×35%=1,050萬元。

但按照實際的情況,房地的成本其實是4,280萬元,再加上房地合一稅1,050萬元,小鬼的家人反而倒賠330萬元,算式為:(5,000萬元-4,280萬元-1,050萬元=-330萬元)。

購入兩年後再賣屋
稅率從35%降至20%

林心瀠強調,關鍵在於財政部的解釋令,提供稅額計算上的差異。財政部放寬若繼承房產時的房屋貸款餘額,高於繼承當下的房屋評定現值加土地公告現值,其差額可於未來出售房屋、計算所得稅時減除,且不論房地交易舊制或房地合一新制案件均可適用。

因此,如果以案例中王小姐的情況來看,她面臨和小鬼家人類似的情況,突然繼承家中高額房地產,此時房貸餘額的比較計算就非常重要。

假設王小姐家人的房貸餘額還有3,000萬元,土地公告現值2,000萬元。依照解釋令可將房貸差額部分減除(房貸餘額3,000萬元-房屋評定現值加土地公告現值2,000萬元=差額1,000萬元)。

王小姐將房屋以5,000萬元出售,房地合一稅算式為:(出售房地收入5,000萬元-房屋評定現值加土地公告現值2,000萬元-差額1,000萬元)×35%=700萬元。

簡單來說,以王小姐的案例,在解釋令發布前後,所須繳交的房地合一稅金差距可高達350萬元(1,050萬元-700萬元)。

林心瀠也指出,以小鬼的案例,因為持有房屋的時間也快要兩年,小鬼的家人繼承之後,依照兩稅合一規定,可以合併計算(繼承、受遺贈取得或受贈自配偶者,得將被繼承人、遺贈人或配偶持有期間合併計算),如果黃爸爸與家人,可以等到持有超過兩年再出售,稅率會從35%降到20%,又可以節省更多稅金。同樣的,王小姐的案例也可以衡量一下,是否有能力繼續持有超過兩年,以減輕稅負金額。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2020年11月號《Money錢》

原文來自 MONEY錢 - 最新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該不該棄債轉股?給收息族的2建議:用3寶抗通膨!

今(2021)年上半年投資人最常問的問題之一是「該不該棄債轉股?」因為債券表現相對弱,3月底10年期…

全聯取消「報電話集點」網崩潰! 教你無卡就能共同集點、會員存發票

全聯福利中心最近推出福袋,首次祭雙頭獎 保時捷、特斯拉,創下零售通路的福袋大獎紀錄,希望過年能推動民…

2021投資大趨勢:ESG、5G題材續旺 金牛年狠賺好幾波

雖然有疫情、經濟政策、地緣政治3大變數,2021年經濟可望緩步復甦;而5G、ESG更在動盪市場中成為…

跟風投資ETF,你做對了嗎?這兩大潛藏風險不可不知

由於低成本、標的分散等優點,吸引許多人加入被動投資的行列,不過若只是一味跟風,不了解其投資原理,甚至…

智能車商機大,投資標的符合3要素 含金量才高!經理人袁永騰:「電動車」的商機就如同 當年的智慧型手機

涵括綠能、科技創新、全球主要國家政策支持等長期趨勢動能的智能車已成為投資主流之一,全球最大電動車廠特…

大企業入股或業務有突破進展 3檔利多題材股營運大爆發

股市投資技巧各有不同,以存股為目的的投資人,除了能從企業財報中挑出優質好股,也可以觀察大企業的投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