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勞工朋友不幸染疫,勞保也提供相關給付保障,減輕治療期間的生活負擔。此外,因疫情因素而須隔離或照顧家人,政府也提供防疫補償及防疫假,協助度過這段日子。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完全平息,為了減少接觸感染的機率,居家上班、分流工作、異地辦公成為多數勞工的新工作型態,不過有些族群因職業特性仍須外出工作,像是外勤業務、快遞人員、郵務士等,除了做好自身防護,有些人也會投保防疫保單,加強人身保障。

假如沒有購買防疫保單的預算,已經有買住院日額或實支實付醫療險的人,一旦確診住院或是入住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保險公司仍會啟動醫療險理賠機制,按照保單條款給付住院日額保險金或相關診療費用。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除了商業保險能提供染疫理賠保障,勞保也提供確診勞工相關給付,例如經審查認定是在工作期間染疫,就能申請職災傷病給付。

 

因工作vs非因工作
染疫後勞保給付不同

勞保提供的給付,主要可分成因工作染疫以及非因工作染疫2種類型。假如勞工被認定是因為工作關係而感染新冠肺炎,按照現行法規,雇主除了應給予公傷病假,不得要求勞工以普通傷病假、特別休假或事假的方式請假,同時須給付相當於原本薪資的補償,從接受治療而無法工作的第4天起,可以申請勞保「職災傷病給付」。

職災傷病給付的標準,是以勞工住院治療當月起的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70%發給,每半個月給付1次,但如果治療期超過1年且未痊癒的人,職災傷病給付將減為平均月投保薪資的50%,且僅能再延長請領1年,總計最多能請領2年。

假如勞工因工作染疫而不幸身故,符合領取順位等相關條件且負責支付殯葬費的遺屬,能請領5個月的喪葬津貼,若遺屬不符合相關條件,或是身故勞工沒有遺屬,則給予支付殯葬費的人10個月喪葬津貼。此外,符合條件的遺屬能擇一請領遺屬年金或遺屬津貼,如果被保險人在2009年1月1日前已有年資,遺屬就能選擇一次請領40個月的遺屬津貼。

至於不是因為工作關係而染疫的勞工,在隔離或治療期間須自行以普通傷病假、特別休假或事假的方式向雇主請假,從住院接受治療後的第4天起,可以向勞保局申請「普通傷病補助費」,以勞工住院當月起的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50%發給,每半個月給付1次,最多可領6個月。

不幸身故,符合條件的遺屬也能請領喪葬給付,請領方式與因工作染疫身故的勞工相同,並且可以按照被保險人的保險年資,一次請領最多30個月的遺屬津貼。

 

擴大保障5類對象
防疫補償金最高1.4萬元

此外,衛生福利部為鼓勵民眾配合防疫規範,提供5類對象,包含各級衛生主管機關認定應接受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集中隔離、集中檢疫者,以及為了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受隔離或檢疫者而請假或無法從事工作的家屬,可請領每日1,000元的「防疫補償金」。目前依法須隔離或檢疫14天,也就是最高共能領取14,000元,須在接受隔離或檢疫結束日的第2天起2年內提出申請,超過期限將無法受理。

要注意的是,符合上述條件的族群,在隔離或檢疫期內不能違反相關規定,也須符合在同一期間沒有薪資收入,或是未領取其他法令規定性質相同的補助,才能夠請領防疫補償金。此外,自主健康管理且雇主給予14天無薪假的人,由於沒有各級衛生主管機關認定的隔離或檢疫通知書,無法領取這筆補償金。

截至6月中旬,國內疫情總計累積超過13,000名確診案例,部分店家由於人潮銳減被迫暫停營業,各級學校及托兒所也宣布停課,雖然多數企業緊急應變採取居家上班模式,有些族群仍須外出工作,若擔心子女在家線上學習卻無人照顧,或是有其他因疫情緣故而須請假,該如何保障自身權益?

 

請必要防疫假
雇主無權扣薪、懲處

據勞動部指出,因應疫情的防疫需要,全國公私立高級中等(含)以下學校家長,如果因停課須照顧12歲以下孩童、幼兒園學童,或高中以下持有身心障礙證明子女的需求,家長其中1人可以向雇主請「防疫照顧假」。

符合上述規定的家長若有需求而請防疫照顧假,雇主除了應准假之外,不得視為曠職,也不能強迫勞工以事假或其他假別處理,請假期間雖然沒有強制雇主給薪,但也不能扣發全勤獎金、解雇或予以其他不利的處分。要是不適用防疫照顧假,仍有照顧家人需求者,則可請家庭照顧假、特別休假或事假,雇主也應准假。

此外,經由衛生主管機關認定,應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集中隔離、集中檢疫而無法出勤者,或是為了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隔離或檢疫者而必須請假時,可以向雇主請「防疫隔離假」。

請防疫隔離假的勞工,若是須隔離或檢疫的原因可歸責於雇主,像是因執行職務、出差返台等情況,雇主應在隔離或檢疫期間給予薪資,如果與雇主無關聯,則未強制給薪,勞工如果沒有領薪且符合條件及隔離檢疫規範,則能申請防疫補償金。

與防疫照顧假相同的是,勞工請防疫隔離假時,雇主也不能以曠職或其他不利處分處理,假如非經由衛生主管機關認定須檢疫或隔離,而是雇主要求勞工自主隔離不上班,亦不得強迫勞工以自身的假別請假,且仍須支付薪資。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2021年7月號《Money錢》

錢雜誌APP上線啦!快下載你的隨身理財寶典:https://cmy.tw/009VVv

原文來自 MONEY錢 - 最新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還在想資產該如何分配嗎?4 種大環境趨勢,由「景氣時鐘」告訴你!

什麼時間點應該適合購入什麼資產,這應該是許多投資人關心的議題,有沒有什麼法則或大方向是可以依循的呢?…

學投資理財都認識他!Mr.Market 市場先生:ASUS ZenBook Duo 幫我保持思路清晰

每當你在理財時有不懂的難題,想必都會用 Google 找尋解答,但你是否有發現,當你在尋找投資理財的…

看漲房市!51%消費者偏好房地產作為資金避險標的

民眾房價看漲比例再創新高!根據永慶房屋2021年第1季網路會員調查,全台認為房價看漲的比例由上季的4…

股價改變的重要訊號!善用切線 成功在股市賺錢

想在股市中賺錢,最重要的就是看懂方向、順勢交易,而切線就是判別趨勢最簡易的方法,它不僅能在多空轉變之…

【最新2021】Foodpanda發票歸戶教學 幫你找到遺失的發票!

三級警戒持續延長至7/26,多數人為減少外出,選擇在家訂Foodpanda外送,訂餐的頻率相對比以前…

定存股何時該賣?抓緊3個出場時機獲利高

存股的投資人通常是以長期投資、長期領息為目標,不過投資期間股價難免有震盪,尤其近幾年市場在高檔時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