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Fed)9月17日公布最新決策,宣布利率凍漲至2023年,被市場綁架的央行究竟會帶來什麼效應?

40年前的經濟學界與央行是不管金融市場的,那時的聯準會主席席沃克(Paul Volcker)只有一個目標:控制通膨。因此在石油危機時,即使經濟再差,失業率上升到10%以上,聯準會仍堅守立場,持續升息到15%以上,就是為了應付通膨。

曾幾何時,聯準會變了,變得開始重視市場。在1998年股市創下高點時,當時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曾提出「非理性繁榮」一詞,開啟了聯準會關注金融市場的先鋒,無奈的是,即使他率先提出示警,但股市跌了一陣子之後,又在2000年創下新高,隨後網路泡沫破滅,葛林斯潘以大幅度降息挽救經濟與股市,雖然最後成功救市,但也埋下新一波房地產的泡沫影蹤,直到2008年才真正爆發。

同時間,經濟學的主流從以前的古典學派,開始慢慢轉向為更重視、也更關注金融市場行為與心理學的行為經濟學派。古典學派認為,不必那麼重視短期的金融市場現象,它自然會回到均衡;現在的觀點則來自於金融市場訊息的傳遞更加快速,因此更需要管理民眾的預期,演變至今,9月聯準會主席提出可暫時讓通膨率高於2%,這政策可能會讓許多老一派的經濟學家想要爬起來,和現在的經濟學家來場熱烈辯論吧。

此政策會對市場造成什麼影響?簡單而言,以前聯準會希望控制通膨率不超過2%,因此當通膨率高於1.5%時,就會開始升息,但現在要等到通膨率高於2%,甚至到2.5%以上才可能升息。以開車為例來做說明,在新手階段,我們看到前方2公尺有障礙物時,就會開始踩煞車,但現在的聯準會覺得自己藝高人膽大,可能會等到距離50公分再踩剎車。對市場的直接影響就是,以往在景氣復甦中期,因為預期聯準會可能採取升息政策,金融市場的表現會受壓抑,如今在全球「凍漲」趨勢下,未來金融市場必定處於長期泡沫化,評價也長期偏貴。

所以,在這樣的政策下,建議投資人不須留有大部位的現金,或應該在風險控管良好的情況下,積極從事投資,一起參與股市與債市最大泡沫的行情吧。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2020年10月號《Money錢》

 

 

原文來自 MONEY錢 - 最新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小資向錢衝!!股票抽籤掀熱潮,只要20元就能現賺20萬元,還不會就落伍了!

前陣子威力彩頭獎31億吸引大批的民眾排隊去購買威力彩券,這也代表大家其實都有一個可以發大財的夢想,如…

9檔好享退基金 限時開放申購至10月31日

台灣有52%的民眾靠自己存退休金,基富通「好享退」專案於去年推出,希望藉由專屬的退休基金、零手續費、…

美國總統大選後 美股行情怎麼走?

美國大選倍受矚目,從10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染疫入院到重返白宮,期間美…

曾獲 NASA 獎學金、畢業於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學!「人生勝利組」的洪瀞 放棄高薪工作,只因想為臺灣而教…

「全台最帥教授」洪瀞,14歲即赴美讀書,從美國名校畢業後順利成為國際半導體大廠工程師,卻在1年後選擇…

搭上電動車、半導體商機!興櫃挖寶,2 檔轉機股(1563)、(6770)看俏

所謂「轉機股」是指原來基本面不佳,卻因整體產業環境變佳或營運好轉,預期未來會漸入佳境的企業。本期介紹…

是你嗎?5、6月統一發票還有7張千萬大獎未領

7、8月份統一發票即將在週五(25日)開獎。但是截至今日,上期發票仍還有7張特別獎(1000萬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