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健典

研究顯示,人類眼睛中的視網膜可能足以得知人是否有早逝的可能

對人類的眼球進行一次快速且不會痛的掃描,這可能有一天可以幫助醫生辨識「快速老化者」,也就是有較高風險提早死亡的人。

從眼中判斷健康

變老這件事很明顯對每個人的身體有所影響,但是僅因為兩個人年齡相同,這並不代表他們生理上衰老的速率就是相同的。往一個人的眼睛深處看可能是個更好的方式,來測量那個人真實的生物年齡,且這可能可以窺視病人未來的健康狀態。

一組機器學習的模型現在被教導,僅須透過觀察一個人的視網膜(retina),也就是眼睛後部的組織,就能預測一個人的生命年數,這個演算法是如此的準確,以至於它可以預測英國將近 4.7 萬位中年與老年人的年紀,誤差在 3.5 年內。

在這些視網膜被掃描的僅僅 10 多年後,總共有 1871 人死亡,而那些有著看起來比較老的視網膜的人更有可能落在這群人之中。

舉例來說,若是演算法預測了,一個人的視網膜比其實際年齡老一歲的話,他在接著 11 年內死於任何原因的風險提升了 2%。同時,他們死於非心血管疾病或是非癌症的機率提升了 3%。

見微知著

這些發現僅僅是觀察出來的,意味著我們仍然不知道,在生物層面上,是什麼在推動這層關係。然而,這項結果支持了逐漸增加的證據,也就是視網膜對於老化的損傷非常敏感。因為這層可見組織是血管與神經的宿主,因此它可以告訴我們,關於個人的血管與大腦的健康。

過去的研究認為,人類眼睛後面的細胞可以幫助我們預測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以及其他老化跡象。但是這是第一項研究,將「視網膜年齡差距」視作整體,來作為預測死亡率的強大工具。

研究作者寫到:「視網膜年齡差距與非心血管疾病/非癌症死亡率間的強大關連,以及眼睛與大腦間有所連結的證據逐漸增加,這都可以佐證視網膜是神經疾病之窗的概念。」

因為此研究中,只有 20 人死於失智,因此研究作者們無法將此特定的腦部疾病與視網膜的健康做連結。

他們也指出,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死亡近幾年已經下降,因為藥物持續出來,來預防這些過去很可能致命的疾病。這意味著,視網膜的健康仍可能是觀察心血管健康的重要管道,儘管事實上它與心血管的致死率並沒有相關。比方說,過去的研究顯示,視網膜的照片可以幫助預測心血管風險因子。

研究作者做出以下結論:「這項研究佐證了先前的假說,也就是視網膜在老化過程扮演了重要角色,且對於累積下來的、會增加死亡風險的老化傷害很敏感。」

有利的判斷工具

其他現存用來預測生物上壽命的工具,例如神經成像(neuroimaging)、DNA 甲基化時鐘(DNA methylation clock)以及轉錄組老化時鐘(transcriptome aging clock),並沒有像視網膜年齡差距所表現出來的那般準確。而這些方法也可能很昂貴、費時、且具侵入性。

反而,視網膜可以輕鬆地在 5 分鐘內掃描完成。如果我們可以更了解這層組織是如何與身體剩下的部位所連結的,臨床醫生就可以有新的優秀工具在手了。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站 http://www.tomorrowsci.com

參考資料:

  1. Cassella, C., (2022, January 19). Something in Your Eyes May Reveal if You’re at Risk of Early Death, Study Shows. ScienceAlert
  2. Zhu, Z. et al., (2022, January 18). Retinal age gap as a predictive biomarker for mortality risk.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doi: 10.1136/bjophthalmol-2021-319807
  3. 圖片來源:https://www.sciencealert.com/looking-deep-into-your-eyes-could-reveal-whether-you-re-a-fast-ager(圖:Ben Welsh/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