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面部腫瘤病,袋獾演化出與癌症共存的能力
研究團隊日前發現,過去備受腫瘤威脅而導致數量大減的袋獾 (Tasmanian devil,又稱塔斯曼尼亞惡魔) ,數量減少的趨勢已經減緩。科學家也發現,袋獾體內演化出可與癌症共存的機制,是阻止袋獾罹病死亡的原因之一。
臉部腫瘤致命
袋獾是澳洲塔斯馬尼亞島的特有動物,也是全球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動物。過去 20 年來,袋獾一直面臨面部腫瘤病 (Devil facial tumour disease,DFTD) 所苦。DFTD 疾病是 1996 年在澳洲塔斯曼尼亞東北部被發現,之後 95%的袋獾都罹患這種疾病,導致當地族群數量減少超過 90%。該疾病是透過袋獾在打鬥時彼此互咬臉部而傳染,這種咬的行為是一種社交及主張優勢的方式,由於會伴隨怒吠聲,故其英文名稱又有惡魔 (devil) 一字。
劍橋大學研究人員史塔姆尼茲 (Max Stammnitz) 指出:「如果復發傷口的傷痕形成過程因為突變而中斷,就可能變成癌症,會無法癒合並開始往外部組織發展,因而變得具傳染性。」
不過科學家發現,袋獾的免疫系統已在改變,進而能對抗這種疾病。澳洲塔斯曼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Tasmania) 哈梅德教授 (Rodrigo Hamede) 表示:「過去我們管理袋獾以避免滅絕,但現在已逐步轉向適應性管理策略,強化袋獾和 DFTD 兩者共存演變的選擇性適應。」
[related-post url=”https://tomorrowsci.com/environment/%E4%BA%BA%E9%A1%9E%E6%B4%BB%E5%8B%95-%E9%87%8E%E7%94%9F%E5%8B%95%E7%89%A9-%E7%BD%B9%E6%82%A3%E7%99%8C%E7%97%87/”]第二型被發現
在 2014 年,第二型 DFTD 又被發現,所幸過去 5 到 6 年內,部分袋獾已對感染具備更高的耐受性,甚至抵抗性,代表族群數量雖尚未恢復到發病前的數量,但下降趨勢至少已趨於平穩。
科學家也指出,袋獾現在從遺傳與表現型表現程度上來看,已能適應這種傳染癌症。這是因為其「表現型可塑性」 (Phenotypic plasticity) ,也就是說生物體會因為要適應環境條件變化,而改變其生理或基因表現的能力,而且這種現象在短短 16 年內或 8 代袋獾就已發生。目前統計已發現 23 例腫瘤退化,顯示袋獾已有能力對抗 DFTD。
[related-post url=”https://tomorrowsci.com/medicine/%E6%BE%B3%E6%B4%B2%E7%A0%94%E7%A9%B6-%E6%BC%8F%E6%96%97%E7%B6%B2%E8%9C%98%E8%9B%9B-%E9%BB%91%E8%89%B2%E7%B4%A0%E7%98%A4-%E8%A2%8B%E7%8D%BE%E8%87%89%E9%83%A8%E8%85%AB%E7%98%A4/”]
資料來源:
- Timmins, B. (2019). Tassie devils ‘adapting to coexist with cancer’. BBC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