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Pascal Goetgheluck)

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賀建奎副教授近日聲稱,全球首宗使用基因編輯技術的雙胞胎女嬰露露及娜娜已誕生,這對嬰兒對愛滋病免疫,這個突破性的舉動引發嚴重的道德爭議。賀教授的實驗室已經為七對夫妻進行人體試驗,並成功進入胚胎階段。中國政府下令調查此案,學界對這起事件表示憤慨。

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賀教授的這項研究是利用 CRISPR-Cas9 技術,這種技術能對基因進行編輯與修改。而賀教授承認這項研究並沒有經過獨立審核,也沒有經過同儕審查。編輯懷孕的胚胎基因在許多國家是被禁止的,其中包括美國及英國,必須經過嚴格的監管審核才能用於實驗用途。因為對於這項技術的安全性並不清楚,若是用於人類胚胎,更是無法保證未來嬰兒或後代是否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

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方面投入大量資金,政府資助研究多項世界「第一」,其中包括 2016 年首次在人類中使用基因編輯工具 CRISPR-Cas9,以及 2015 年使用基因編輯技術於無法存活的人類胚胎。最近,中國的研究人員聲稱,已使用基因編輯技術培育出同性生殖的健康老鼠。

近日中國國家衛生委員會表示,已要求廣東省衛生委員會立即調查這起事件。而初步的調查結果指出,醫院從未召開道德會議,道德審核表上的簽名也被懷疑是偽造的。校方則指出賀教授已於今年二月留職停薪,該研究在校外進行,校方並不知情,但此舉違反學術道德及學術規範。

學界反應

一百多名中國科學家在微博發表聯合聲明,強烈譴責這項研究。該聲明指出,該研究未經嚴格的倫理及安全審查,直接進行人體試驗,簡直瘋狂。一旦基因改造人類誕生,沒有人能預測將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因為改良的遺傳物質將不可避免融入人類基因庫中。並稱該項試驗對中國生物醫學研究的聲譽造成巨大打擊,對於那些勤奮、創新,並且捍衛科學倫理的中國科學家來說,這是極不公平的。

牛津大學生物倫理專家朱利安·薩烏萊斯博士(Julian Savulescu)認為這項試驗是在玩危險的「遺傳俄羅斯輪盤」,把嬰兒當作試驗品。他表示:「如果屬實,這個試驗十分恐怖。基因編輯可能在生命早期和晚期引起遺傳問題,包括癌症的發展。而且現在有許多有效方法能預防愛滋病毒,例如受保護的性行為。」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人類胚胎學教授喬伊斯·哈珀博士(Joyce Harper)指出,這項研究既危險又不負責任。她表示,還需要多年的研究才能證明干預胚胎基因不會造成未來影響,並呼籲立法及公眾討論。

中國民眾普遍贊成

儘管這項道德議題在西方社會造成轟動,但中國民眾普遍贊成將基因編輯用於醫療目的。廣東中山大學進行一項線上調查發現,在接受調查的 4,771人中(其中包含 575 位愛滋感染者),有超過三分之二支持基因編輯用於治療疾病。廣東中山大學陳梁副教授表示:「中國人民對基因療法應用於疾病預防以及治療的意願很高,這表明在中國進行基因編輯研究不但有較好的社會基礎,而且可以回應公眾的切實需求。」

 

參考資料:

  1. Oscar Holland & Serenitie Wang. (November 27, 2018). Chinese scientist claims world’s first gene-edited babies, amid denial from hospital and international outcry. CNN
  2. Antonio Regalado. (April 22, 2015). Chinese Team Reports Gene-Editing Human Embryos-A research team finds that gene editing isn’t yet reliable enough to engineer the human species. MIT technology review
  3. 蘭凡 (2018).國內首份針對基因編輯技術的公眾認知比較報告出爐, 廣州中山大學
You May Also Like

中國研究稱:高溫潮濕的氣候能減緩新冠病毒的傳播

中國一項研究發現,高溫潮濕的天氣可以減緩新冠病毒(COVID-19)的傳播。 氣候影響傳播 此論文為…

跟橡皮筋一樣的蛋白質!澳洲團隊研發新材質,可望替代人工皮膚

它就像橡皮筋,可延展到原本長度的 8 倍之多,能成為肺臟或心血管系統等重要器官的理想組成材料。 由澳…

3D 列印將能解決器官捐贈不足的問題

根據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 2015 年,全台灣等候器官移植人數達 8,524 …

瑞典研究:週末「補眠」可減少死亡風險

最近一項研究指出,每晚只睡 5 小時的成人,死亡風險增加高達 65%。但有趣的是,平日只睡 5 小時…

研究發現:養寵物有助於改善憂鬱症

在美國,每年約有 7 %的人罹患憂鬱症。其中,女性又比男性高出 1.5 倍以上的機會得病。雖現有許多…

臨床實驗指出迷幻蘑菇治療憂鬱症的表現比市面上的抗憂鬱症藥物還要有效

裸蓋菇素作為治療重度憂鬱症的藥物 一項新的二期臨床研究將迷幻蘑菇中的活性化合物裸蓋菇素與傳統的選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