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emDOC)

白介素-1受體拮抗劑(IL-1Ra)是一種抗炎葯,目前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但最近,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的研究員發現,這種現有的藥物竟然還有另一個用途,在實驗中能夠明顯減輕中風小鼠的腦部損傷,並且促進新細胞的生成。這項發現為中風患者帶來了希望。

研究員在實驗中使用了一些天生容易患有缺血性中風的小鼠。這種中風類型,由動脈堵塞造成,是最常見的中風發作類型。

老藥新用

在小鼠缺血性中風發作後,研究人員立刻利用 IL-1Ra 進行治療。結果表明,這種藥物可以顯著減少中風引起的大腦損傷,還能促進受損區域新細胞的生長。服藥後,小鼠甚至恢復了因中風而失去的運動能力。

中風病因主要是由於血栓或動脈管壁上的脂肪塊脫落,堵塞通往腦部的血管,隨後進入腦部造成中風。

中風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發作後幾分鐘內,腦細胞就會死亡,對人體造成永久傷害,甚至死亡。於台港中三地,中風皆是三大致死因素之一,台灣統計更顯示,大約每 47 分鐘便有一人死於中風。

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療法可以完全阻止或逆轉中風對大腦造成的損傷,但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者相信,他們的發現將改變這一局面。雖然目前只是臨床試驗的早期階段,他們希望能開展更大範圍的實驗,最終擴展到人體上。與其他研究一樣,這項新發現為世界上數以千計的中風患者帶來了希望。

 

參考資料:

  1. Pradillo, J. M., Murray, K. N., Coutts, G. A., Moraga, A., Oroz-Gonjar, F., Boutin, H., . . . Allan, S. M. (2017). Reparative effects of 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in young and aged/co-morbid rodents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61, 117-126.
You May Also Like

科學家發明外科手術「膠水」,可在 60 秒內密封傷口

外科手術中,醫生常需要用縫合線和釘來縫合傷口。然而,科學家近日發明了一種高彈性、高黏性的物料,稱為「…

中美合作的全球首款全身 3D 掃描儀,首次公布拍攝影像

全球首款能同時執行人體全身 3D 掃描的儀器問世,並於近期完成了第一次的拍攝。其所使用的顯影劑劑量較…

幹細胞療法恢復癱瘓病人上肢活動能力

今年三月,克利斯托弗·波森(Kristopher Boesen)遭遇車禍,頸椎嚴重受傷,自脖子以下全…

醫學界發現第三例因骨髓移植而治癒愛滋病的案例

近期英國出現一名患者在接受骨髓移植後產生愛滋免疫的案例後,其他研究團隊也回報了類似的案例。這些意外的…

科學家發現一種或能延長狗隻及人類壽命的藥物

自從服用一種實驗性藥物後,年邁的混血犬 Momo 開始跑得更快、更遠及更有精力,他的主人寶拉·安德森…

哈佛研究:飯前進食味精有助於健康飲食

多年來,味精對健康的影響一直備受爭議。最近,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