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分類

Google 投資 3 億研究不服藥治病的方法

直至現在,藥品業一直也是建基於化學和生物學上,透過身體的生化反應治療病人的疾病。但現在,英國一間名為 GlaxoSmithKline (GSK)的製藥廠,卻正開拓一個截然不同的新療法,透過我們體內的電脈療癒身體。

GSK 藥廠的生物電子學研究總監克利斯‧法姆(Kris Famm)表示,科學家正嘗試了解人體的「電子語言」如何能影響人類的器官,籍此為病人提供精確的治療:「據我們目前所作的發現,這療法的前景非常好。」

目前該公司正與世界各地 50 個研究夥伴合作。跟據初步的動物測試,療法獲得了驚人的效果,成功治療多個疾病。法姆表示:「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醫生除了會施用分子藥物外,亦會同時施用生物電子療法。」

「我們下一個挑戰,是製造一些微型裝置在體內提供電子療法,證實它能為病人病情帶來重要的好轉。」

引來大量投資

有見英國的成功,美國政府正提供大量資金鼓勵當地新創藥廠研究這個範疇,其中由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贊助的 SPARC 計劃預算高達 2.4 億美元。各國踴躍的表現,更引來 Google 的關注,聯手與 GSK 藥廠合作,在這嶄新科技中插上一手。

[related-post url=”http://tomorrowsci.com/medicine/老年失智症最新突破抗體藥物清除蛋白”]

本週一,Google 母公司旗下的生命醫學研究所 Verily ,公布與 GSK 藥廠合作創辦葛凡尼生物電子公司 (Galvani Bioelectronics),合共投資 7.1 億美元,其中 Verily 佔股 45%,估計投資高達 3 億美元,比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預算更高。

神經網絡 (圖:ExtremeTech)
神經網絡 (圖:ExtremeTech)

無副作用的藥物

生物電子學最知名的範疇無疑是它對大腦的研究。其中最備受報導的,包括一個能幫助殘障人士利用思想操控義肢的納米裝置,和一個可植入大腦內重建受損神經網絡的裝置。

但近年該領域卻開始轉向研究大腦和脊髓之外的周邊神經系統,透過神經直接影響身體所有器官,生物電子學研究人員維伯(Doug Weber)解釋:「周邊神經系統是身體資訊的高速公路,籍著傳達廣泛的感官與機動訊號,監察我們的健康狀況,然後改變我們的大腦和器官運作保持我們的健康。」

[related-post url=”http://tomorrowsci.com/medicine/電腦科技癌細胞微軟承諾解決癌症/”]

其中一個知名的例子包括被稱為心律調節器或電子起搏器的器材,能透過電擊保持心臟健康跳動。目前研究人員正研發更多先進的器材,讀取及矯正神經系統傳送的電子訊號,從而改正眾多不同的疾病,包括發炎性腸道疾病、關節炎、哮喘、高血壓及糖尿病等等。

目前生物電子學仍然處於動物測試的階段,但科學家的目標是研發高度針對性的產品,可在治療疾病同時不為病人帶來現代醫藥的眾多副作用,或如GSK 藥廠所說:「在2020 年前推出歷史上第一種能以我們身體的『電子語言』溝通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