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破迷思,  醫學健典

油水平衡是假的?乾燥、出油怎麼辦?保養品迷思破除

油脂平衡與水分平衡

大家都知道皮膚保濕非常核心,但許多人強調的油水平衡、外油內乾,到底又是什麼呢?我們的角質細胞在代謝過程,會吐出生理性的脂質填充在角質細胞間。皮脂腺也會分泌出油脂在皮膚表面。加上保養品的油分、清潔時除掉的油脂,就會是我們臉部的油脂平衡。

而角質代謝的過程中,角質細胞會釋放角質素,絲蛋白會分解成多種胺基酸、尿素、乳酸等代謝物,會形成天然保濕因子。這些分子容易吸住水,會從真皮層吸收水分、也吸收皮膚表面水分來潤濕角質,在相對濕度很高的環境能吸收空氣中的水氣。

當天氣乾燥、皮脂或天然保濕因子不足、封閉性保濕劑不足時,角質水分會散失,造成皮膚乾燥、輕微脫屑、細紋。如果過度乾燥,讓整個角質流程受影響,天然保濕因子、角質間天然脂質的合成都會異常,讓臉上的油水都減少。

我們會用保養品補充像是膠原蛋白、玻尿酸等大分子潤濕性保濕劑,可以在角質、皮膚表面多抓水份。不過也需要偏油的密封性保濕劑,來防止水分流失到外界。

油水平衡是錯的

「保濕不夠時,皮脂腺會產生更多油脂」是錯誤的!皮脂腺分泌是受到雄性素影響,雄性素越多、溫度越高,都會讓皮脂分泌增加。此外壓力、睡眠、高升糖值/刺激性食物等等也與增加皮脂腺分泌有關。現今研究指出:皮膚的油、水兩個生理機制各自獨立,而共同產生保濕效果。其中一個系統異常,就會影響皮膚保濕能力。而保養品就是為了補足皮膚保濕系統的功能缺損。

舉例來說,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常缺乏神經醯胺(角質間的一種脂質),有些藥妝品就會加強補充神經醯胺。有些人皮膚乾燥、缺乏正常皮脂,因此封閉性保濕的能力不夠,這時候薄擦一些凡士林補足封閉性保濕,就能改善乾燥狀況。保濕的問題、成因都很複雜,一定要清楚皮膚狀況,才能選擇正確保養品。

保濕的外油內乾

如果皮膚真的是又油又乾,也要了解油和乾是在同區域或是不同區」。若是油和乾的區域不同,通常是皮脂腺分布的問題,T字部位較油、臉頰較乾,也是所謂的混合性肌膚。只要針對偏油的區域控制,針對乾燥區域保濕就行。

而同個區域又油又乾,就需要多加注意。皮脂分泌正常的區域,能封閉性保濕、避免水分蒸發,通常不應該是乾的。出現又油又乾的狀況,表示皮脂雖然多,但角質層的天然保濕因子、脂質平衡異常,才會讓角質層無法保住水分。

最常見的是脂漏性皮膚炎,與皮脂分泌多、皮屑芽孢菌感染、發炎反應相關。若是我們只想去除過多皮脂,卻沒有抑制皮屑芽孢菌、發炎,會讓底層繼續有發炎感染狀況,讓角質層的代謝不正常。缺乏天然保濕因子、生理性脂質的情形,角質層就很難抓住水分,反倒讓皮膚乾燥更嚴重。

常常過度清潔,就會破壞皮脂膜,讓角質層水分容易流失,產生保濕不足的狀態。之後會讓角質代謝異常,天然保濕因子和生理性脂質減少,角質保濕功能弱化,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保濕正確觀念

所謂的油水平衡、代償性出油都是錯誤的說法,保濕的重點是維持角質層的天然保濕因子、生理性脂質、皮脂平衡。過度清潔反而會會讓皮膚更乾。如果出油過多,除了調整習慣與飲食,可以使用抑制皮脂分泌的產品。若是有相關皮膚疾病,並不能單靠自身清潔、保濕,建議諮詢醫生,透過醫生的指示對症下藥,才能改善狀況。

參考資料

  • 易光輝、歐明秋、徐照程、王曉芬(民102)。化妝品化學。臺北市: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Draelos, Z. (2015). Cosmeceuticals 3rd edition. Elsevier.
  • Corneum in both Healthy and Disease-affected Skin. J Clin Aesthe Dermatol Sep 16, 2016
  • Cook BA, Warshaw EM. Role of topical calcineurin inhibi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seborrheic dermatitis: a review of pathophysiology, safety, and efficacy. Am J Clin Dermatol 2009; 10:103
  • Del Rosso JQ, Levin J. The clinical relevance of maintaining the functional integrity of the stratum corneum in both healthy and disease-affected skin. J Clin Aesthet Dermatol. 2011;4(9):22-42.
  • Guidelines of care for atopic dermatitis.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J Am Acad Dermatol. 1992;26(3 Pt 2):485-488. doi:10.1016/s0190-9622(08)805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