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ZEENEWS)

在塑膠及紡織的市場中,石油為重要的原料。科學家一直以來希望以植物中無法食用的部分提煉出木質素( lignin ),作為原料取代石油。但其強度高的特性使得分解的成本過高、效率不足,而難以撼動石油的地位。

而日前,桑迪亞國家實驗室(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的研究團隊,以基因改造工程使大腸桿菌( Escherichia coli )能更有效地分解木質素,其效率及成本足以克服過去的障礙。

木質素

木質素分解後,可作為相當有價值的基化學反應物( platform chemicals ),用以生產如尼龍、塑膠及航空煤油等以石油為原料的產品。但木質素作為維持植物強度的重要成分,其分解所需的能量也因此相當高。導致處理的過程反而在能量及經濟上得不償失,經濟價值遠不及其他的前驅原料。因此對於急切擺脫石油依賴性的國際共識下,如何有效分解木質素成了相當重要的問題。

而此研究團隊藉由細菌快速繁殖及能承受產線艱困環境的能力,將大腸桿菌以基改工程改造成了能有效分解木質素的工廠。同時也解決了一直以來所面臨的三大問題。

成本

一般而言,大腸桿菌是不具有分解木質素的酶( enzymes ),必須加入誘導劑( inducers ),才能開始進行反應。但此種誘導劑通常成本過高,對於生物煉製( biorefineries )欲大量生產的目標而言,為相當大的阻礙。

而研究團隊透過基改工程,使大腸桿菌能夠利用如香蘭素( vanillin ),同時作為基質及誘導劑。但雖解決了成本的問題,其隨著木質素分解而累積濃度的特性,造成了毒性( toxicity )問題,使大腸桿菌無法繼續分解木質素。

毒性及效率

因此,研究團隊驅使大腸桿菌將香蘭素轉換為鄰苯二酚( catechol ),使其在反應過程不會持續累積。濃度無法達到造成毒性中斷反應的程度。如研究團隊之一的希曼·辛格( Seema Singh )所表示的:「整個過程能夠達到自動調解的效果」。

香蘭素穿過大腸桿菌細胞膜的過程是屬於被動運輸的,因此擴散的速率相當慢,而導致反應的效率也不足。若欲達到生物煉製的目標,效率即是其中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而研究團隊,將大腸桿菌進一步改造為能夠以分子幫浦,主動運輸香蘭素過細胞膜,加快反應的速率。

未來應用

此種基改大腸桿菌,去除了誘導劑的成本及具有自動調解產線環境的能力,有望將此生物煉製的產線規模及商業化。而研究團隊也進一步的在研究是否有其他種細菌更能勝任此任務,且能夠提高產物的品質。若能以木質素取代石油,將會是朝向擺脫石油依賴性的一大進展。

 

參考資料:

  1. Riding bacterium to the bank. (n.d.).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2. Wu, W., Liu, F., & Singh, S. (2018). Toward engineeringE. coliwith an autoregulatory system for lignin valoriz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5(12), 2970-2975. doi:10.1073/pnas.1720129115
You May Also Like

天文學家發現類似鬼魂的東西在黑洞附近漂浮

強烈的射電輻射 澳洲天文學家發現了看起來像是在宇宙中漂浮的鬼魂。西雪梨大學科學學院的天文學家雷·諾里…

科學家發現抵抗癌症新武器,用光擾亂癌細胞訊號傳導

美國塔夫斯大學(Tufts University)利用光遺傳學技術,用光控制癌細胞的電訊號,阻止並逆…

可以從衛星發現有第九行星存在的證據嗎?

近年來,有證據顯示,太陽系的外圍可能存在著某種東西——目前,它被稱為「第九行星」。它的存在是根據在太…

外星生命到底在哪裡?新假說揭露真相,高等文明都藏在海底中

「超越假說論」 過去有許多科學家列出了幾點有關於為何人類現在的發展還無法發現外星文明的幾項假說,而未…

可行光合作用的海天牛,有望成為發展人工光合作用的關鍵

綠葉海天牛( Elysia chlorotica ),能夠透過進食一種黃藻( Vaucheria l…

NASA:冥王星之外存在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美國太空總署 ( NASA ) 在本月初特別召開的新聞發表會上宣布: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在海王星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