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根廷的挖掘現場出土了一種從來沒有發現過的恐龍物種,而根據目前對其的了解,科學家給予了這種像暴龍般的掠食者很適合牠的名字Llukalkan aliocranianus,或者「引起恐懼者」。

新種掠食恐龍

因為 L. aliocranianus 能夠長得跟大象一樣長,且具有尖銳的牙齒與強而有力的咬合力,因此對其他任何生活於白堊紀(Cretaceous,恐龍於 6600 萬年前滅亡時最後的時期)晚期的生物而言,若是剛好遇到 L. aliocranianus,這無疑會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景象。

研究人員說,這隻新種恐龍屬於亞伯龍科(Abelisauridae),雖然比起至今發現屬於這個家族的 9 種恐龍而言,牠們可能有較佳的聽力(類似於今日的鱷魚)。另外,這種恐龍在其腳上也有巨爪,以及敏銳的嗅覺。

來自阿根廷的國立聖路易斯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an Luis)的古生物學家費德里柯·席安列奇尼(Federico Gianechini)說:「這是一項特別重要的發現,因為這代表著,在恐龍最後的生存時代中,亞伯龍科的多樣性與豐富度都是很驚人的,不僅是橫跨巴塔哥尼亞(Patagonia),也存在於更多的地方區域中。」

來自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地質學與古生物學機構(Patagonia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eontology)的古生物學家艾利爾·門德斯(Ariel Mendez)說:「這些恐龍在牠們完全滅絕之前,仍然在嘗試著新的演化路徑,並且也迅速地多樣化。」

分布區域

巴塔哥尼亞、以及現今分裂成非洲、印度、南極洲、澳洲與南美洲古代的岡瓦納超大陸(supercontinent Gondwana)的其他區域曾經是亞伯龍科恐龍稱霸之處。

研究人員已經確定,L. aliocranianus與另一種亞伯龍家族的道獵龍(Viavenator exxoni)在同一時間共享世界上同一塊區域,雖然這個新的恐龍物種可能長得比較小隻。

新種恐龍特徵

雖然牠們短的前肢讓牠們看起來很像暴龍(T. rex),但是牠們具有不尋常地短且深的頭骨,而頭骨通常用來承載頭冠、隆起以及角。這種特別的恐龍可能像美國毒蜥(Gila monster lizard)一樣在頭上具有凸塊。

這隻「引起恐懼者」的部分化石包括了一個腦殼(braincase),此腦殼顯示出了在亞伯龍家族的成員之間一個獨特的特徵:在中耳區域中有一個小的後部充氣竇,幫助如同鱷魚般的聽力。此聽力可能絕佳地改善這種恐龍作為掠食者的能力,而研究團隊說 L. aliocranianus 與 V. exxoni 可能是當時最危險的肉食動物之一。

很有可能,在挖掘現場還有更多等著被發現,來自大約 8000 萬年前的遺跡,而組成此恐龍家族的亞伯龍與堅背龍(furileusaurs,意指「硬背蜥蜴」)似乎在那個時期稱霸了該區域。席安列奇尼說:「這個發現也指出,很有可能還有更多亞伯龍,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而已,所以我們會繼續尋找其他新的物種,並更佳地理解牠們與堅背龍之間的關係。」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站 http://www.tomorrowsci.com

參考資料:

  1. Nield, D., (2021, April 2). The ‘One Who Causes Fear’: Fierce New Dinosaur Predator Unearthed in Patagonia. ScienceAlert
  2. Gianechini, F. A. et al., (2021, March 30). A New Furileusaurian Abelisaurid from La Invernada (Upper Cretaceous, Santonian, Bajo De La Carpa Formation), Northern Patagonia, Argentin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doi.org/10.1080/02724634.2020.1877151
  3. 圖片來源:https://www.sciencealert.com/we-just-found-a-fearsome-new-dinosaur-predator-from-80-million-years-ago(圖:Jorge Blanco and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You May Also Like

是迷信還是科學!第五力「撓場」實體應用商品問世

台大前校長李嗣涔深入研究30年,用科學方式讓民眾親身體驗「氣」 「二十一世紀後半葉,將是撓力的世界!…

海洋動物紛紛出現怪異行為!科學家尚未找出原因

海洋動物會刻意圍成圈狀游動 科學家觀察到大海中有數種海洋動物會圍成圈狀游動,其中包括綠海龜、虎鯊和南…

CRISPR:全體人類的福祉或少數階級的特權

基因療法一直是醫學上的聖杯,然而高昂的成本與繁複的技術門檻限制了其在臨床上的應用。直到 CRISPR…

科學家發現類似於中子星與黑洞之間的神秘物體

黑洞的產生過程與中子星相似 上周,天體物理學家宣佈了一種奇特的、前所未有的天體,它正好處於科學定義的…

立陶宛一名男子在戒酒後將目標轉移,他把一公斤的螺絲吞進肚子裡!

重達1公斤的金屬異物 立陶宛外科醫師達立登納斯(Sarunas Dailidenas)近日向立陶宛國…

保護區內的大猩猩數量正在增加,卻出現讓科學家更為棘手的挑戰

山地大猩猩生活在受保護的國家公園 山地大猩猩一直以來都被列為瀕危絕種生物,中非致力幫助大猩猩數量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