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質量黑洞非常稀少

2021年4月21日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了黑洞「獨角獸」的存在 ,研究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學天文學博士生以及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研究員塔林杜·賈亞辛格(Tharindu Jayasinghe)說:「當我們查看這些數據時,這個黑洞突然地冒出來。」

獨角獸的質量大約是我們太陽質量的三倍,對於黑洞來說,獨角獸的質量非常小,而在宇宙中發現的這種質量數據的黑洞非常稀少,且這個黑洞只有距離地球1500光年,仍然還在我們銀河系當中。

紅巨星「天鶴座 π1」

俄亥俄州立大學團隊是在分析一顆臃腫的紅巨星「天鶴座 π1」時,意外從中發現這個奇特的黑洞的,這顆紅巨星的光強度出現週期性變化,這表示有另一個物體正在拉動恆星並改變其形狀。

就像月球引力會拉動地球並導致海洋出現漲退潮一樣,黑洞也會使恆星扭曲成橄欖球狀,導致一邊半軸比另一邊長,因此研究團隊不禁思考,瀕臨爆炸的紅巨星身邊會有什麼天體?過去科學家就已經懷疑過天鶴座 π1 可能是聯星系統,只是它的另一半一直看不見罷了,不過現在研究團隊根據恆星的速度與光學畸變(light distortion)細節終於找出原因,即是拖曳紅巨星的物體很可能是個黑洞,且質量低到僅太陽 3 倍,黑洞也被團隊稱為獨角獸(The Unicorn)。

黑洞與伴星相互作用

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天文學教授以及大學傑出學者克里斯 ·斯塔內克(Stanek)說:「當你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時,你會發現不同的結果。」他表示他能確定這種潮汐破壞是由看不見的伴星也就是黑洞的引力所造成的。

尋找和研究我們星系中的黑洞和中子星對於研究太空的科學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可以告訴我們恆星的形成和死亡的方式,但是從定義上來說,尋找及研究黑洞才是最困難的部分,因為單個黑洞不會像其他天體在太空中發射任何射線,我們根本無法從科學設備中發現黑洞,而大多數已知的黑洞之所以被發現,是因為它們與伴星相互作用,伴星產生了大量的X射線,而剛好這些X射線對天文學家來說是可見的。近年來就有許多大型實驗試圖尋找較小的黑洞,研究人員也都紛紛表示:「預計未來會發現更多質量差距的黑洞。」

圖片來源:technews

資料來源:DAN ROBITZSKI(2021,APR 22).ASTRONOMERS DISCOVER CLOSEST-EVER BLACK HOLE TO EARTH. Futurism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站 www.tomorrowsci.com

You May Also Like

NASA為應對太空站訊息延遲,嘗試使用 AR 技術維修太空站設施

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維修太空站 隨著人類科技技術的進步,我們大大…

研究顯示:地球曾經全是海洋沒有陸地

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雜誌(Nature Geoscience)的一項研究指出,32 億年前的地球完…

德國研發出世界上最精確、線寬最窄的雷射發射器

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所(Physikalisch-Technische Bundesanstalt,…

月球上有固體二氧化碳!科學家:「我們要在月球上建造一個溫室。」

月球有固體二氧化碳 經過幾十年研究,發表在《AGU journal Geophysical Rese…

研究發現,工業化農業飲食正在改變人類的化學成分

農業工業化改變了人類體內的化學成分 法國律師安瑟姆·布里亞特·薩瓦蘭(Jean Anthelme B…

物理學家們對這種磁性材料感到驚訝,因為當對其加熱時,其內部自旋方向反而變得有序

當無序的磁性材料冷卻到剛好隊的溫度上時,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它們原子的自旋(spin)「凍住」了,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