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家一號與二號皆已離開太陽圈的範圍(圖:JPL-Caltech and NASA)

航海家二號(Voyager 2)與航海家一號(Voyager 1)同於 1977 年發射,航海家一號已於 2012 年確定離開太陽圈(Heliosphere)進入了星際空間。經過六年後,航海家二號也正式跟隨其腳步離開太陽圈。

參與航海家計畫的科學家,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卡斯伯教授(Justin Kasper)表示:「這代表我們的文明已進步到有能力探索星際空間的領域了。」

電漿光譜儀

航海家二號上的電漿光譜儀(Plasma Spectrometer)用於檢測太陽風產生的粒子,而該儀器在上個月感測到太陽風粒子的強度突降至零,與此同時也感測到宇宙射線(galactic cosmic-ray)的強度大幅度提升。因此科學家確信航海家二號已正式離開太陽圈的領域,進入到日球層頂(heliopause)。在此區域中,太陽風的強度受外來的宇宙射線影響而大幅減弱,雖仍在太陽系的範圍內,但已不再受太陽風影響,主要受銀河系(Milky Way Galaxy)的粒子影響。

太陽圈的範圍

太陽圈指的是太陽所能支配或控制的太空區域。過去天文學家認為太陽風的影響範圍約僅到火星,但隨著航海家一號與二號的航程不斷延展,太陽圈的實際範圍才首次正式被量測。目前航海家二號已航行了約 120 AU(每 AU 為太陽至地球的距離),約為 180 億公里。但此距離仍比航海家一號少了 1 AU,顯示太陽圈的範圍受銀河系的磁場影響,並非完整的球型,而是呈現不規則且非對稱的形狀。

此外,太陽每 11 年的活動週期可能也與太陽圈的範圍影響關係甚大。當太陽風的強度達到巔峰時,太陽圈的範圍可能會比現在更廣,甚至超過航海家二號的所在處。此現象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太陽活動週期再次達到高峰時觀測到,卡斯伯教授表示:「屆時航海家二號可能會『再次』進入星際空間。」事實上, 2007 年航海家二號越過太陽風速度大幅下降的終端震波(termination shock)時也曾發生過此現象,當時因為太陽活動的震盪,導致航海家二號「多次」通過終端震波。

探索星際空間

雖然航海家二號與一號皆進入了星際空間的領域內,但其方向大不相同。航海家一號目前朝向北方區域,而航海家二號則是進入南方區域,科學家認為此區域內的銀河系磁場將較弱,兩部探測器皆搭載磁力儀(magnetometer)及負責感測太陽風粒子與宇宙射線的粒子感測器(particle detectors),天文學家將能更加瞭解太陽圈的結構。

而航海家二號也多了一項利器,其電漿試驗儀目前仍正常運作中,因此能感測帶電粒子的溫度、密度及速度。但科學家預測,這兩部歷史悠久的探測器將在四至五年內失去運作能力,能觀測的星際範圍已到了尾端。接下來,已在 2015 年首次探測冥王星(Pluto)的新視野號(New Horizon)將接續其腳步,帶領人類探索更外圍的星際領域。

 

參考資料:

  1. O’Callaghan, J. (2018, December 10). Voyager 2 Spacecraft Enters Interstellar Space. ScientificAmerica
You May Also Like

NASA為毅力號拍到的火星岩石取了印第安語名字

被命名為「Máaz」的岩石 據外媒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的第一個探訪目的是一…

人類若無法用肉眼觀察到黑洞,不妨可以嘗試用「聽」的

黑洞是會發出聲音的 英國劍橋天文學研究所的安德魯‧費邊(Andrew Fabian)博士和同事透過美…

5G 干擾氣象預報如何解?科學家這樣建議

科學家呼籲,應改善資料同化(data assimilation)與氣象預報模型,並因應 5G 系統在…

NASA 在南極洲測試尋找外星生命的海洋探測器

NASA 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研發的浮力控制冰層下探…

NASA證實地球外面有一層「防護罩」在保護著我們

巨大的人造「屏障」 2017年,美國宇航局的太空探測器探測到地球周圍有一個巨大的人造「屏障」,測試結…

過量飲用咖啡會使大腦神經系統病變而導致痴呆症

全球每日咖啡銷售量達20億杯 咖啡自13世紀首次被發現以來,不斷地推動者人類社會向前發展,而如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