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與NASA的合作計畫

過去NASA有一項計畫是公眾可以通過NASA寬視場紅外巡天探測器(WISE)製作的圖像和視頻來尋找未知的對象,其中NASA最希望找到的行星是一個巨大的神秘物體——「第九大行星」,另外,NASA也希望公眾能找到褐矮星(brown dwarf)等天體。「後院世界」團隊的成員Jackie Faherty表示:「通過使用Backyard Worlds:Planet Nine網站,公眾可以幫助我們發現更多奇怪的流浪行星。」

棕矮星具有非常不尋常的成分

而就在最近他們幫助天文學家找到了一對橫跨行星和恆星之間的天體。這些新發現的恆星是棕矮星,它們有許多與恆星相同的元素,不過這些氣態天體沒有足夠的質量來進行核聚變,所以它們更像一般行星而不是恆星。

新發現的棕矮星具有非常不尋常的成分,NASA官員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它們是在銀河系最古老的恆星群中觀察到的最像行星的棕矮星,我們可以利用它們幫助研究人員更多地瞭解太陽系以外的行星。

發現這兩個物體的民眾是美國宇航局所資助也正在進行的「世界的後院:行星9號」計畫,他們觀察來自NASA「WISE」和「NEOWISE」任務的航天器數據,這兩項任務都是被稱為廣域紅外探測探測器的航天器,前者搭載口徑40公分的紅外線望遠鏡,以3至25微米的波長,用六個月的時間進行巡天任務。

它年齡約為100億歲

最近發現的這兩個天體被稱為WISE 1810和WISE 0414,科學家發現這兩顆棕矮星與一般的棕矮星中觀察到的相比,含有極少的鐵量,這跡象說明它們是年紀很大的天體。這些新發現的天體為「第一批極端T型亞矮星」,其質量約為木星的75倍,年齡約為100億歲,這兩個天體是迄今在銀河系最古老恆星群中看到最像行星的褐矮星,那麼古代的系外行星很可能是如此。

如果對這個褐矮星群進一步去研究就可以解答行星形成過程在多大程度上是依賴於金屬存在這個問題,一項被《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傳到arXiv.org的研究詳細說明這些發現,而該報告的主要作者是來自坦佩市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地球與太空探索學院的亞當·施耐德,施耐德在2016年首次發現了WISE 1810,也就是第一顆棕矮星。

圖片來源:familystar

資料來源:Doris Elin Urrutia (2020,JULY 19).Citizen scientists and astronomers find two strange, ancient brown dwarfs. Space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站 www.tomorrowsci.com

You May Also Like

首支瘧疾疫苗登場!在非洲因瘧疾死亡的人比COVID-19還要多

每兩分鐘就有一名兒童死於瘧疾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在經…

腸道細菌與我們的情緒及行為息息相關

我們的消化系統之中居住著無數的細菌,科學家將其稱為腸道菌群。這些細菌不只包括令我們肚子疼的病菌或幫助…

科學家讓餐桌上吃不完的食物變成噴射機的燃料

發酵的廚餘分解成燃料 不久之後,噴射機就可以將人類餐桌上的剩飯和其他廚餘混合作為燃料提供該機體的動力…

俄羅斯為了調查月球南極埋藏的冰層,將於今年10月發射「月球25號」計畫!

「月球25號」於今年10月發射 根據Space.com 報告,俄羅斯計劃在月球南極執行一項…

大規模海洋生物死亡事件頻傳!科學家在擱淺的海豚身上發現新的致命病毒株

海洋生物感染未知的麻疹病毒 2018年時有一隻弗雷澤海豚被衝上毛伊島岸上時死亡,研究人員當時沒有想到…

「露西」電影劇情被科學家揭穿,人類的腦力早已超過10%

人類使用的腦力僅僅不到10%左右 我們常常聽說過,人類的腦力可能僅僅使用不到10%左右,若我們可以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