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核心的密度只有地球一半的大小

多虧了美國宇航局的最新研究,我們在火星方面得到了一個相當可靠的消息,根據《自然新聞》報導,火星是繼地球之後,第二顆由人類科學家測量和分析其核心的行星。由於「洞察號」探測器能夠監聽火星的地震活動,因此幫助了美國宇航局發現火星核心的密度其實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小,幾乎只有地球一半的大小。

科學家可以從遠處推斷出行星隱藏內層的某些情況,但要進行實際測量就需要在行星表面著陸及架設專門的設備,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對火星核的寬度會有一個具體的數字,直徑大概落在3620到3720公里之間,不過科學家只有對特定幾個行星進行估計,比如水星和金星,他們不考慮其他系統的系外行星。在我們著陸到火星表面優勢的情況下,「洞察號」探測器能夠監聽到火星地震和其他跡象的報告,其中一些地震強烈到足以將地震波發送甚

太陽能電池板上堆積了大量塵埃

「洞察號」的發現讓人鬆了一口氣,因為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對「洞察號」能否繼續生存下去其實並不太樂觀,火星的太陽能電池板上也已經堆積了大量的塵埃,而且火星目前也處於離太陽更遠的軌道階段,洞察號計畫的科學家馬克·潘寧告訴《自然》雜誌:「這將導致我們在未來幾個月會逐漸減少儀器的使用,以免讓洞察號承受太多的壓力。」

不過在那之前,NASA仍有大量數據需要仔細研究,比如意外發現火星內核比科學家們估計的要大得多,密度卻低得多,這就給「洞察號」的科學家們帶來了新的挑戰,他們想要弄清楚是哪些較輕的元素存在於太空當中。

火星是人類了解最多的行星

火星對於人類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因為它是太陽系中最近似地球的天體之一,自1960年代開始,已經有超過30枚探測器到達過火星,對於火星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到目前為止,火星也是除了地球以外人類了解最多的行星,將來人類若對外星殖民,基於火星的友善條件,它很可能是我們的首選地點。

圖片來源:interestingengineering

資料來源:Dan Robitzski(2021 MAR19).SCIENTISTS FINALLY MEASURE THE SIZE OF MARS’ CORE. Futurism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站 www.tomorrowsci.com


You May Also Like

我們檢測到來自宇宙的無線電信號,它來自一顆圍繞雙星系統運行的巨大系外行星

收集系外行星無線電信號的工具 康乃爾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團隊有了新發現,他們認為太陽系外的行星發出了無線…

研究證實:午休與孩童的心理和學業表現有關聯性

午休對孩童有益的說法一直存在,但從未有完整的研究針對此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日前賓州大學(Univers…

人造肉產品熱潮?新加坡餐廳打算推出人造蝦子

人造肉要達到市場占比仍是一大難題 多年來,許多新型創業公司都爭相想將第一個實驗室培育出的肉類產品推向…

生物駭客上網販售基改套件,讓人人都能進行青蛙突變實驗

為了讓大眾更了解基因工程相關技術,基因工程公司 The Odin 在網路販售一種基改套件,讓民眾在家…

迷你海王星裡存在超臨界流體海洋

目前已知的許多系外行星都是「超級地球」,半徑是地球的1.3倍,還有「迷你海王星」,半徑是地球的2.4…

疫情影響下,NASA 科學家在家中遠端對好奇號傳送行動指令

因武漢肺炎疫情影響,許多國家開始進行居家隔離,避免病毒進一步擴散。因此許多人必須在家中工作,並以視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