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化石中的蜱 ( 來源:Peñalver et al. )

蜱,主要以鳥類與哺乳類的血液維生,因其體型小且叮咬當下不會造成明顯痛覺,卻又是萊姆病 ( Lyme disease ) 等諸多疾病的傳染媒介,深深困擾著戶外活動的愛好者。然而,一批由緬甸出土的琥珀化石卻顯示:這樣的寄生關係,或許早在白堊紀時,便已存在。

這批於緬甸出土、估計約九千九百萬年歷史的琥珀化石,最早由美國賓州的私人蒐藏家購入,近期捐贈予英國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 (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由其古生物學家培黒德.拉.馮昂特 ( Pérez-de la Fuente ) 作為研究用途。

同恐龍毛羽包覆於樹脂中

其中最直接的證據,是一隻攀附在恐龍羽毛上的蜱。其不屬於任何已知物種,而被新命名為 Deinocroton draculi,意即「德古拉蜱」。羽毛則應屬於獸腳亞目 ( theropod ) 下的恐龍,其後代是現代鳥類的始祖。遺憾的是,蜱所吸食並蓄積於體內的血液,DNA已嚴重降解,無法藉此直接確定其宿主。

帶有其他寄生蟲的鬚毛

另一證據:則是兩隻各自身上沾有其他寄生蟲細毛的蜱。

這些細毛的主人與現今一種甲蟲類似,多出現在鳥類與哺乳類的巢穴,以其中掉落的皮屑、毛髮與羽毛為食。其幼蟲時期帶有具有黏性的鬚毛,除抵禦掠食者外,當糾結在一起時,更可作為幼蟲的棲息場所。

雖然沒有任何證據可以斷定巢穴的主人,但「最有可能的情景是:這些細毛,是兩隻蜱在某個有羽恐龍的巢穴中逗留時,意外纏上的。」

這些由樹脂所保留的瞬間,雖只是片段,卻是我們能一窺遠古時代的少數途徑。若以上推論屬實,蜱與鳥類之間,或許早在其始祖之前,便定下了不解之緣。

 

參考資料:

  1. Enrique Peñalver et al. (2017, June 19). Ticks parasitised feathered dinosaurs as revealed by Cretaceous amber assemblag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 Vogel, G. (2017, December 12). 99-million-year-old ticks sucked the blood of dinosaurs. Science.
You May Also Like

穀神星被發現居然是一個「海洋世界」,科學家認為有孕育生命的可能

太空時代最重要的發現 科學家們在近年來逐漸瞭解到宇宙行星當中最獨特的特徵之一就是我們地球上也有的液態…

電腦模擬顯示:海洋行星可能有難以想像的海洋深度

天文學家已在太陽系外發現許多行星如同地球一般繞著恆星公轉,並認為這些系外行星有機會孕育生命。而一項研…

科學家呼籲:保護太陽系,應避免小行星採礦行為

科學家希望能將大部分的太陽系定為官方的「太空荒野區」(space wilderness),以保護其避…

利用透鏡原理,太陽能海水淡化系統效率可提升 50%

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利用透鏡原理及奈米顆粒來改善太陽能海水淡化系統,其效率可提…

食安專家:阿斯巴甜的安全性驗證有缺陷,應禁止使用並重新調查

世上最廣泛使用的甜味劑——阿斯巴甜(aspartame)自 1965 年合成成功後,已是許多食品公司…

NASA:冥王星之外存在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美國太空總署 ( NASA ) 在本月初特別召開的新聞發表會上宣布: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在海王星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