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性生殖的蠕蟲 Diploscapter pachys(圖:Karin Kiontke, David Fitch)

近日,科學家首次測定了一種無性生殖蠕蟲的 DNA 序列,推斷其起源於 1800 萬年之前。這種蠕蟲成為最古老的無性生殖物種之一。科學家發現,雖然這種蠕蟲無性生殖,但它避免了無性生殖物種通常會遇到的進化困境,沒有走向滅絕,而是保持物種延續至今。

 

生殖與進化

在漫長的進化中,不同的生命形式產生出多種多樣的生殖方式。比較來說,人們普遍認為有性生殖更具優勢。一方面,子代的遺傳物質來自雙親——萬一其中之一的某個基因出現問題,還可以靠另一個來拯救,這個過程稱為互補(complementation),降低了突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有性生殖過程中的重組(recombination)則增加了遺傳物質的多樣性,隨著物種代代相傳,多樣性逐漸積累,為物種適應不同的環境提供了遺傳基礎。

無性生殖則不具備這些優勢。嚴格的無性生殖,可以簡單理解為親代的自我複製——遺傳物質完全來自單個親本,沒有互補,沒有重組。在漫長的進化中,無性生殖的物種常常很快走向滅絕。然而,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測定了一種稱為 Diploscapter pachys 的無性生殖的蠕蟲,其起源可追溯至 1800 萬年之前。一種無性生殖的動物能夠保持物種延續 1800 萬年,這種現象非常罕見。在已知的無性生殖動物中,這種蠕蟲是最古老的幾種之一。

答案在 DNA 中

Diploscapter pachys 是一種與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親緣較近的蠕蟲,但二者也有明顯的不同。D. pachys 是無性生殖,線蟲是有性生殖。此外,線蟲的染色體為 5-7 對,而 D. pachys 只有一對染色體。

科學家測定了這種蠕蟲的基因組,結果表明,雖然只有一對染色體,但在最初的時候,這一對染色體融合了祖先的 6 對染色體,並跳過第一次減數分裂,因而完整保留了祖先基因中的遺傳多樣性。

這就解釋了 D. pachys 物種延續至今的秘密——竭力保持來自祖先的遺傳多樣性。不僅如此,為了防止多樣性的丟失,在無性生殖的過程中,這種蠕蟲還要儘可能避免重組的發生。因為理論上,其祖先的 DNA 多樣性最高,若發生重組,反而有可能丟失不同基因拷貝之間的區別。實際上,D. pachys 缺失有性生殖重組機制所需要的基因,因此在產生生殖細胞時,不會發生重組。

這項研究讓人們對無性生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為人類在以後的生殖方式提示了思路。或許在將來,人類將有辦法克隆自己,代代相傳,而不會出現物種滅絕。

 

參考資料:EurekAlert

You May Also Like

瑞士幫鐵力士峰蓋上一層法蘭絨布來減緩冰河融化速度

瑞士鐵力士峰(Titlis) 由於全球變暖,瑞士鐵力士峰(Titlis)山上的一座巨大冰河在近幾十年…

科學家研究出可將熱能轉為光能的材料,有望提高太陽能電池效率

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科學家發明一種新的材料,有望將太陽能電池目前約 22%…

NASA的洞察號終於成功將探測器送到火星上內

圖片來源:lvcdn 專門為火星設計的探測器 2018年5月5日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將…

科學家發現在班上總是扮演「小丑」角色的孩童智商最高!

幽默能力和整體智力緊密相關 根據科學家調查,在學校當中的一個班級裡總是扮演小丑逗大家開心的角色可能是…

木星的冰衛星「歐羅巴」可能有在水底下的冰晶

木星著名的冰衛星的外殼可能部分是由純淨的水下冰晶漂浮起來而不是落下形成的。 發表在 8 月號 Ast…

巴西發現近四千年的巨型白蟻丘群,面積約為六個台灣大小

巴西費拉迪聖安娜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Feira de Sant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