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民眾基本收入,可以保障其生活基本所需。(圖:Pexels)

過去兩年,芬蘭政府針對兩千位失業民眾每月提供無條件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結果發現,無條件提供民眾金錢無法改善失業。不過,對於受助者的健康似乎會帶來正面影響。

收入可滿足基本需求

無條件基本收入的本意是為每個人提供一筆保障的收入,可以應付住房與食物等基本需求。而且重點是,每個人獲得的收入一直都是相同的,當民眾獲得工作或加薪時不會因此減少。芬蘭這項實驗主要的用意,是研究發放無條件基本收入是否比傳統失業的補助更能激發民眾的求職意願,芬蘭衛生和社會事務部長琵寇·瑪堤拉 (Pirkko Mattila) 表示:「就社會與全球性來說,這是一項特殊實驗。」

這項實驗從 2016 年 12 月開始執行,芬蘭社會保險局 (Social Insurance Institution of Finland) 隨機挑選 兩千位 25 至 58 歲接受失業補助的民眾,每月發放 560 歐元(約台幣 1.9 萬、港幣5 千元),實驗於 2018 年 12 月 31 日結束。

壓力減少但無法改善失業

該研究以接受無條件基本收入的民眾與另外五千位依舊領取失業福利的對照組民眾相比,比較內容包括收入、就業狀況與一般福祉。結果發現, 兩者的就業天數並無差異,平均工作均為 49 天。領取無條件基本收入的民眾平均比對照組民眾少賺取 21 歐元(約台幣 744 元、港幣 187 元),不過,接受無條件基本收入的民眾,自認健康與壓力程度明顯優於接受一般福利的民眾。

目前正與蘇格蘭政府合作研究試驗無條件基本收入的英國皇家文藝學會 (RSA) 代表潘特 (Anthony Painter) 表示:「雖然這是早期的數據,但隨著全球興趣集中在基本收入議題上,這是一個重要時刻。」

支持無條件基本收入的人認為,該政策可讓人們花更多時間照顧小孩或為社區服務,不過,這些情況並未在此次芬蘭的實驗中加以衡量。另外,要求失業民眾不斷證明他們正在找工作,也會帶給他們很大的壓力,這對他們的健康有害,並且可能代表他們不太可能找到工作,反而為國家製造官僚主義。

多國試行無條件基本收入

無條件基本收入是在 200 年前就出現的想法,近年來並成為各國希望試驗的政策,外界對其興趣逐漸增加的原因之一,是擔憂自動化可能會取代大量人力。雖然外界對於該想法已進行多次試驗,但仍未提出一個明確的結論。

除了芬蘭之外,加拿大安大略省、荷蘭烏特勒支、西班牙巴賽隆納、美國奧克蘭、肯亞、印度等地都曾進行,或正在進行無條件基本收入的實驗。

 

資料來源:

  1. Howgego, J. (2019). Universal income study finds money for nothing won’t make us work less. [online] New Scientist
You May Also Like

澳洲針鼴居然有四個性器官,它們彼此之間還能互換位置

單孔目是卵生哺乳類 單孔目(學名:Monotremata)是哺乳綱動物中原獸亞綱的僅有的一目,只分布…

與世隔絕一年,火星模擬實驗本週結束

六名在過去一年生活在夏威夷火山島上一個巨型帳篷內,模擬火星任務的科學家,終於在本週日大功告成,為歷時…

香港研發效率更佳的水滴發電機,一滴水點亮百盞 LED 燈

過去曾有不少試圖利用雨水發電的研究,但最近香港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Hon…

今年第3次失敗!SpaceX 火箭「星艦」測試失敗爆炸倒塌

今年第3次失敗!SpaceX 火箭「星艦」測試失敗爆炸倒塌 矽谷鋼鐵人馬斯克(Elon Musk)除…

科學家在實驗室模擬「聲學黑洞」,有望驗證霍金輻射

測量黑洞的溫度原先一直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但以色列研究團隊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他們已成功達成此…

沒有暗物質?最新重力理論無需暗物質及暗能量解釋宇宙

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y of Amsterdam)著名弦論(string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