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球的巨型球體結構

戴森球是一種的巨型球體結構,它完全包圍住太陽(或任何其他恆星)以利用其能量,對於人類來說,建立一個戴森球將是一個技術上的飛躍,戴森球體可以幫助我們從行星物種轉變為星際物種。研究人員曾提出如果在黑洞周圍建造像戴森球那樣的東西,也會取得很多能量嗎?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在恆星大小或超大質量的黑洞中,任何東西都休想逃離,甚至連光也不例外,然而科學家假設了宇宙中一些最極端的條件,並且發現在黑洞周圍竟產生了極具能量的過程,這篇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的論文認為,這些過程將證明戴森球的理論是正確的。

在黑洞周圍放置戴森球體

由我國國立清華大學的天文學家蕭玉陽領導的研究小組,觀察了黑洞周圍吸積盤可能發出的輻射、它的日冕,甚至黑洞發出的相對論噴流。

結果數據都顯示所有這些現象都極其活躍,如果有任何一個先進的文明能夠駕馭它們,那麼該文明肯定不必擔心能量的匱乏。在這篇論文中,利用了卡爾達肖夫的文明指數,該指數起初是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提出的概念,他認為宇宙中的文明可分為三個等級:Ⅰ型文明可使用母星上的全部能源、Ⅱ型文明能收集整個恆星系統的能源,對我們來說就是完全掌控太陽的輸出、而Ⅲ型文明則可以利用整個星系的能源。

該理論解釋說卡爾達肖夫Ⅱ型文明可以利用大約2020年所有人類使用能源的一萬億倍,考慮到這一點,在黑洞周圍放置戴森球體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外星文明可以做到

蕭玉陽告訴IFLScience:「通常,吸積盤可以提供10000倍甚至更多的能量,你可以從像太陽這樣的恆星獲得,因此我們不需要尋找1萬顆像太陽一樣的恆星,而只需要找到一個黑洞,並在其周圍建造一個戴森球體,這樣效率就會高得很多。」

就其本質而言,黑洞是非常令人難以置信的存在,即使是抓住它們的一小部分,我們的文明也將持續數十億年。

現階段身為人類的我們或許做不到,但也許外星文明可以做到,且如果這樣的結構存在於銀河系中,我們絕對可以探測到它。

圖片來源:iflscience

資料來源:Dr Alfredo Carpineti(2021,AUG 18).Dyson Spheres Around Black Holes Could Be A Phenomenal Power Source For Alien Civilizations. Iflscience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站 www.tomorrowsci.com

You May Also Like

NASA 以影片展示歷年發現的 4000 顆系外行星

天文學家近 30 年來發現了超過 4,000 顆太陽系外行星(exoplanet),美國太空總署系外…

英國海岸近日出現奇異現象!船隻漂浮在空中?

「溫度反轉」所造成的錯覺 近日在外媒紛紛流傳了一張奇怪的照片引起網友熱議,照片中的一艘船似乎盤旋在英…

母親在童年時所遭受的忽視會影響到嬰兒的情緒反應

媽媽的童年情緒會反應在嬰兒身上 我們知道許多童年的經歷都會影響到成年之後的發展,就像早期的生活經歷會…

地球外核可能存在向上移動有豐富矽的雪

通過聆聽地震在我們星球內部反彈的迴音,我們可以很好的猜測地球內部的情況,而無需將其打開。不幸的是,地…

研究發現,拍照會減弱拍照者對拍攝物的記憶

很多人喜歡透過拍照保存珍貴的回憶,但是心理學研究指出,在某些情況下,拍照反而會讓我們難以記憶拍照當時…

火星蓋爾撞擊坑的推翻!研究人員:「這裡曾經是一個大池塘。」

多年前可能曾有生命存在 自2012年以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Curio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