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環境,  神秘宇宙

海水變清水,科學家日產630萬公升飲用水,舒緩印度旱災

在印度多達十三個州旱災加劇之際,當地一班科學家首次利用一種新技術, 每日將 630 萬公升海水,蒸餾成安全潔淨的飲用水。

首間使用這技術的淨水廠由印度 BARC 原子研究中心興建,位於印度南端一個核電廠旁邊,利用核反應堆釋放的蒸氣淨化海水。目前,這淨水廠每日生產 630 萬公升清水,再用於冷卻庫拉姆發電廠的核反應堆。但嘗過淨化水味道的記者表示水的味道清甜,沒有絲毫鹽水的味道。

這技術和以往的海水淡化廠不同之處在於它使用的能源。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海水蒸餾和過濾技術,包括在台灣和香港使用的閃蒸法和 RO 逆滲透術,都是利用化石燃料作為能源,成本昂貴之餘對環境也有一定的影響。而印度的技術則解決了這問題。科學家預計,未來多個發展中國家將大量採用這類以核電廠蒸汽淡化海水的技術。

過去數月,幾個類似的淨水廠已在印度北部的旁遮普邦,和西孟加拉邦興建。BARC 原子研究中心所長 KN Vyas  亦宣布了該中心研發的多個瀘膜,能夠以低成本過濾鈾或砷等有害物質,將被污染的地下水淨化成飲用水。

印度總理莫迪最近在參觀 BARC 原子研究中心時,試踏了一輛裝有過濾器的單車,利用腳踏的動力潔淨髒水。研究中心的核子科學家亦製造了多個家用淨水器,供應給正被旱災嚴重影響的馬哈拉施特拉邦,以解決該州的災情。

留下一個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