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的風暴滲透到地表下

木星混亂的大氣層一直以來都吸引著天文學家的注意,為此人類試圖瞭解這些大氣層背後的秘密。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自五年前進入木星軌道後就持續揭開它的神秘面紗,而近日來自探測器的最新數據向我們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圖像,科學家稱之為第一張木星大氣的3D圖像。

朱諾號自2016年到達木星後已完成了37次的飛越,這些飛越已經揭示了關於這顆氣體星一系列的迷人見解,其中包括這顆行星著名的彩色帶竟延伸到地表以下數千公里,並與一個複雜的磁場發生碰撞,以及它醖釀了幾世紀的猛烈風暴大紅斑已滲透到地表以下320公里(200英里)。

複雜的大氣層結構

朱諾號還告訴我們,木星的磁場大約是科學家推測的10倍,這表示木星的大氣層是極為不對稱的,探測器還捕捉到這顆行星的外部圖像,以上種種數據都能使科學家進一步深入研究木星複雜的大氣層結構。

「朱諾號上的這些新觀測結果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寶庫,裡面有關於木星可觀測的新資訊。」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行星科學部主任洛里·格萊茲Lori Glaze說:「每一篇論文都闡述了該行星大氣過程的不同,也說明了我們國際多樣化科學團隊是如何加強對太陽系方面的理解。」

大氣的氣旋頂部較暖

由於大氣密度不同,木星大氣的氣旋頂部較暖,底部較冷,而反氣旋則反之,大紅斑就是反氣旋中最突出的例子。朱諾號的微波輻射計(MWR)顯示,大紅斑的實際深度可延伸至雲層頂部以下的500公里(310英里)。

「2019年7月飛越大紅斑期間,獲取大紅斑重力所需的精度是很驚人的。」南加州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朱諾號科學家Marzia Parisi是《科學》雜誌上一篇關於大紅斑重力飛越的論文作者,她說:「MWR的技術讓我們非常有信心,未來在木星上的重力實驗將產生更多有趣的結果。」

圖片來源:International Gemini Observatory/NOIRLab/NSF/AURA/NASA/ESA, M.H. Wong and I. de Pater (UC Berkeley) et al.

資料來源:Nick Lavars(2021,OCT 28).NASA’s Juno probe delivers first 3D picture of Jupiter’s atmosphere. Newatlas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站 www.tomorrowsci.com

You May Also Like

德國科學家找到鑑定雞蛋性別的方法,避免雄性小雞遭殺戮

德國科學家找出一種簡單的方法,能在小雞孵化之前快速鑑定其性別。該技術將可終結全球殺害數十億雄性小雞的…

科學家利用了人工智能技術發現了畢卡索隱藏在他畫作裡的「新畫作」 !

人工智能下發現「新」畫作 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畫家巴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已去世4…

用3D列印機做出雞胸肉?不同雷射強度有不同口感!

3D列印機煮出雞胸肉 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團隊發明了一種「廚師機器人」,它並不是利用人工智能來做…

太陽系形成的速度比我們原本預計的還要快,只用了不到20萬年的時間

形成太陽系需要數百萬年的時間 構成我們人類所處的太陽與太陽系內所有天體的物質,都來自約 46 億年前…

科學家發現一顆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距離地球只有 11 光年

科學家在紅矮星羅斯 128(Ross 128)的軌道上,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這顆行星的大小和表面溫度…

科學家發現了21000個比銀河系還要大的巨型星系

最大星系是銀河系的1000倍 在可觀測宇宙中,存在一種被稱作巨型低表面亮度星系的巨型星系,這種星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