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區內的大猩猩數量正在增加,卻出現讓科學家更為棘手的挑戰
山地大猩猩生活在受保護的國家公園
山地大猩猩一直以來都被列為瀕危絕種生物,中非致力幫助大猩猩數量恢復的工作取得了巨大地成功,不過隨著保護生物工作的成功,新的挑戰也隨之而來。
所有山地大猩猩都生活在盧安達、烏干達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受保護的國家公園裡,但是這些保護區都被人類社區所包圍,這嚴重限制了大猩猩向外擴張以及建立棲息在其他安全土地上的機會。儘管這些保護區讓瀕臨滅絕的大猩猩數量持續在增加當中,但由於空間有限它們的人口在保護區內過於密集,所以大大增加了它們與人類彼此傳染疾病的機率,並助長了暴力衝突的發生。
大猩猩患上腸胃道疾病
2020年5月25日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剛果東北部的維龍加國家公園(Virunga National Park)和烏干達布溫迪密林國家公園(Bwindi Impenetrable Forest National Park)的大猩猩種群中記錄了一種「寄生蟲」(helminths),這種寄生蟲會導致野生大猩猩患上腸胃道疾病。科學家們擔心,由寄生蟲引起的感染會更容易在大猩猩密集居住的地區傳播,這也是大猩猩大肆獲得數量保護的後果。
《國家地理》雜誌報導,由於大猩猩的DNA與人類的相當接近,因此這種「寄生蟲」的疾病傳播也都會傳染給為了看大猩猩而來的遊客,從COVID-19到大腸桿菌、蘭氏賈第鞭毛蟲、肺炎等都會在猩猩與人類之間互相傳播。
[related-post url=”https://tomorrowsci.com/science/研究人員僅用動物的牙齒就找出牠們的移動路線以/”]物種群體間的問題
然而,擁擠並不是造成傳染病傳播的唯一原因。另一項發表於2020年11月的研究也記錄了在保護區中大猩猩種群之間的殺害同類和暴力衝突的事件急劇增加,這些地區變得過於擁擠,導致許多大猩猩領域重疊。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福西基金的研究經理溫妮·埃卡爾特在一份新聞稿中說:「在2007年之前,我們會花幾個月的時間來討論物種群體間的問題,因為這種情況非常罕見,在那之後,它們開始頻繁發生,我們幾乎無法跟上它們的記錄。」這兩項研究都強調了我們對於物種管理潛在的新挑戰,這些挑戰是過去幾十年成功的環境保護帶來的副作用。
圖片來源:Paul Souders / DigitalVision / Getty Images
資料來源:Kaitlin Sullivan(2021,May 26).Gorilla Populations Are Increasing in Protected Areas, But New Challenges Emerge. Ecowatch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站 www.tomorrows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