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表下洞穴,作為人類重返月球或殖民的基地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 JAXA ) 證實月球表面之下,有個長約 50 公里、寬約 100 公尺的狹長縫穴,可作為太空人登月計畫,甚至未來人類殖民月球的基地。
這個月表下裂縫,最初由 JAXA 的月球太空與工程探索計畫 ( SELen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Explorer, SELENE )、日文暱稱「輝夜姬」( Kaguya ) 的人造觀月衛星所發現,並由 JAXA 於上月 ( 10 ) 以無線電波確認其實際規模。
火山活動所留下的岩漿管
該洞穴位於月球近地面西側風暴洋 ( 拉丁語:Oceanus Procellarum ) 中,因火山而形成的馬利厄斯丘 ( Marius Hills ) 下數十至兩百公里處。據信,應為三十五億年前頻繁火山活動所遺留的岩漿管道。
穩定的地質結構,可作為日後太空人重返月球任務的基地與設備儲藏處,用以躲避月球因缺乏足夠大氣層所導致的日夜極端溫差及來自太陽與宇宙的輻射線。岩層中或蘊含的冰或液態水,亦可轉化為燃料使用。
除上述實質用途外,此裂縫亦可望提供更多關於月球,這個地球目前唯一天然衛星的生成與演化歷史等資訊,在在凸顯了人類實際探訪與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related-post url=”https://tomorrowsci.com/technology/%E7%BE%8E%E5%9C%8B%E5%89%AF%E7%B8%BD%E7%B5%B1%E5%BD%AD%E6%96%AF%EF%BC%9A%E6%88%91%E5%80%91%E5%B0%87%E9%87%8D%E8%BF%94%E6%9C%88%E7%90%83/”]新一輪的太空競賽
SELENE 原為日本響應美國重返月球計畫所發射,為在2030年前與多國合作,將太空人成功送上月球。若終成真,不但將會是日本首次的登月任務,也是人類繼阿波羅十一號,逾半個世紀之後,再次重返月球。
然一如美蘇在冷戰時期的太空競賽,一波新的較勁也正悄悄醞釀著。
中國計畫在2036年送太空人登月,執行長期的探索任務,甚至建造研究基地,藉此拉開其更具野心的月球與火星探索計畫的序曲;俄羅斯,則計畫在2030年前,在月球上建造至少可供四人生存的殖民基地。
然而在此之前,美國仍是人類歷史上,唯一成功將人類送上月球並成功返回的國家。
參考資料:
- McCurry, J. (2017, October 19). Discovery of 50km cave raises hopes for human colonisation of moon. The Guardian.
- Clark, S. (2016, August 28). China: the new space superpower. The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