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聲稱黑洞是由坍縮的宇宙所構成的
原始黑洞可以構成暗物質
有一項新的理論表示,在我們的宇宙誕生之初形成的那些微小的原始黑洞可以構成暗物質且奇怪的是它們還包含自己的微小坍塌宇宙。根據恆星坍縮理論,當一顆大質量恆星(比太陽質量大 3 倍以上)內部核融合燃料耗盡後,會經歷重力塌縮、引發超新星爆炸、繼而轉變成恆星黑洞(SBM)或中子星,雖然每個星系中心通常都有超大質量黑洞(SMBH),但要解釋它們的形成就有點難了,現有證據無法解開對超大質量黑洞的所有疑點,目前主要理論認為 SMBH 的形成方法就是緩慢吸積,在漫長歲月中努力吸收周遭物質,才從一個恆星黑洞變成超巨大黑洞。
解決了宇宙中最重要的謎題
在許多科學家眼裡這個新理論看起來像是一些偏門的論點,不過正如Motherboard報導的那樣,它同時解決了宇宙中幾個最重要的謎題,儘管是以一種推測的方式及假說。
這項研究於今年10月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雜誌上,其中最具爭議的是,研究表示我們的整個宇宙在外界觀察者看來可能就跟其他任何一個微小的黑洞泡泡一樣沒有什麼不同,且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在努力找出暗物質,試圖去證明暗物質的存在,因為這種不可見的物質在理論上構成了宇宙的大部分質量,並把所有星系都聚集在一起。
[related-post url=”https://tomorrowsci.com/wufenlei/「原始黑洞」或許可以用來解釋暗物質在宇宙當中/”]宇宙誕生之初就存在黑洞
許多物理學家提出,暗物質是由尚未被探測到的粒子所組成的,它是由沸騰的等離子體形成的,甚至它可能根本不存在。但根據這項新發表的研究,這些奇怪的原始黑洞可以解釋長期被科學家懷疑的暗物質到底是否存在。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天體物理學家以及研究報告的作者亞歷山大Kusenko告訴Motherboard:「這些原始的黑洞可能在我們的宇宙誕生之初就已經存在了,當時宇宙密度極高,並處於不斷流動的狀態,然而在它們的內部可能已經是一個個微小的宇宙,不過由於缺乏物質,所以它們在我們自己的宇宙迅速膨脹時才開始逐漸形成。」
圖片來源:IMAGE VIA PIXABAY/VICTOR TANGERMANN
資料來源:DAN ROBITZSKI(2020,JANUARY 7).SCIENTISTS CLAIM BLACK HOLES ARE MADE OF COLLAPSED UNIVERSES. Futurism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站 www.tomorrows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