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人造肉 來源:http://www.foodnavigator.com/Market-Trends/Consumers-aren-t-prepared-to-join-the-lab-meat-love-in

中國本月簽下價值三億美元(91 億台幣、23 億港幣)的合約,購買在以色列實驗室生長的肉品,為素食食品製造商在世上最多人口的國家種下一棵搖錢樹。

人造肉——也被稱作培養肉 ( cultured meat ) 或生化合成肉 ( bio meat ) ——是指在實驗室中培養動物細胞長成的肉。雖然有部分素食者反對這樣的概念,但許多環保和動保團體都對此進展感到興奮。

布魯斯.弗里德里希(Bruce Friedrich)是美國非牟利肉類替代品研究所 Good Food Institute 的所長,他宣稱這筆交易為「龐大的商機」,更認為這筆交易「可令更多擁有巨大權利的中國官員認識人造肉的概念」。

步向環保的中國

中國一般不被認為是世界上環保議題的領航者,所以這項和三間以色列公司——SuperMeat、Future Meat Technologies 和 Meat the future——訂下的合約,被部分團體視作中國願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跡象。

中國目前每年進口約價值 4070 億台幣的肉類來養活超過 14 億的人口。而共產黨政府已經訂下減少 50% 肉類消耗量的計畫,對關切氣候變遷的人來說是個緩解全球暖化的方法。

中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與國際合作中心的主任李俊峰表示:「透過這種生活型態的改變,預計畜牧業會轉型而減少碳排放。」

改變畜牧業

對許多環保和動保團體來說,人造肉是遠離屠殺數十億動物的第一步,也是一個比傳統工廠化養殖更環保的選項。

科學家估計,全球碳排放有 14.5% 是來自於飼養牲口,比整個運輸業還多,牲口會排放甲烷,一種強力的溫室氣體,而清理土地及使用肥料會同樣會釋放大量的碳。

除此之外,動物排泄物可能造成水源汙染。屍骨、血水等廢棄物也是一個問題。如同水耕打破了農業對土壤的依賴,當人造肉提高肉類的產能密度,足以打破對傳統養殖方式的依賴,為人、動物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帶來一個正面的改變。

 

參考資料:

  1. Roberts, R. (2017, September 16). China signs $300m deal to buy lab-grown meat from Israel in move welcomed by vegans. Retrieved September 23, 2017.
You May Also Like

COVID-19快篩不用戳鼻子!印尼生物科技新創發明唾液檢測試劑

印尼的兩家生物科技新創Nalagenics和Nusantics最近獲得了監管部門的批准,推出可以從唾液樣本中檢測 COVID-19 的 PCR 檢測試劑盒,這些試劑盒將作為鼻腔和喉嚨拭子測試的替代品。

應對氣候變化,工程師擬利用無人機每年種植 10 億棵樹

焚燒或砍伐森林會將樹木儲存的二氧化碳重新釋放到大氣中,土地恢復(land restoration)專…

拒絕養殖業的動物虐待!新加坡食品科技新創研發「植物蛋」

Float Foods 成立於 2020 年 6 月,期望為人們提供替代雞蛋來源而不殺死任何動物來根除養殖產業的動物福利問題。其旗艦產品是 OnlyEg,一種基於豆類的蛋黃和蛋白替代品。

研究顯示:語音輸入首次超越人類打字速度

電腦已經在國際象棋及圍棋中戰勝人類,想不到現在又新添一項戰績,成功在手機打字速度上超越我們。 這個由…

AI 除草機器人可節省 90% 農藥,衝擊八千億台幣市場

近日瑞士的 ecoRobotix 公司,開發了以太陽能供電的人工智慧機器人,能夠在作物之間辨識出雜草…

BOXFUL成立跨境倉,串接SHOPLINE、亞馬遜全球開店,最快24小時送到亞洲城市

BOXFUL成立跨境倉,串接SHOPLINE、亞馬遜全球開店,最快24小時送到亞洲城市 「高哩程」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