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工程師手持碳捕獲工廠產出的碳酸鈣顆粒 / Source: Canadian Press

加拿大能源公司「碳工程」(Carbon Engineering Ltd.)宣布,已籌集足夠的資金設計首個可將碳排出大氣層的「負排放」設施。該公司近期宣布已經結束另一輪股權融資,並籌集 6,800 萬美元(約 20.9 億台幣或 5.3 億港幣),這是至今針對碳捕獲技術所做的最大筆私人投資。

大有來頭

碳工程公司總裁兼執行長史蒂夫·奧德姆(Steve Oldham)表示:「金融投資者願意投資,是因為他們喜歡你的商業計劃。」

雖然碳工程公司仍然規模較小,但吸引了眾多知名人士投資,包括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和加拿大自然資源有限公司(Canadian Natural Resources Ltd.)創始人默里·愛德華(Murray Edwards)。多家總部位於加州的風險投資基金,如 First Round Capital 也參與投資碳工程。

通過最新一輪融資,碳工程公司的股東名單將增加湯維斯資產管理(Thomvest Asset Management)與多家矽谷風險投資基金(Silicon Valley venture capital fund),以及總部在墨爾本的採礦、金屬和石油巨頭,BHP集團(BHP Group Plc.)。同時該公司也已得到美國石油巨頭雪佛龍(Chevron Corp.)和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 Petroleum Corp.)風險投資部門的投資。

邁向市場

碳工程公司表示,融資結果顯示其以液體形式將從空氣中吸收的碳封存於地下的技術,已達到可商業化的程度。而這筆最新的資金將使他們前導測試的技術,以商業規模推向市場,同時還將擴大其前導試驗計畫,並設計第一個商業化設施。

奧德姆未透露工業界投資者是否將採購這項技術自行營運,僅表示企業可以用他們的系統,以低於每噸 100 美元(約為 3,081 元台幣或 785 元港幣)的成本來抵銷其碳排放。奧德姆表示:「認為我們的投資者將會成為第一批客戶是很合理的推測。」並補充數月後將宣布其首批商業計畫案的地點。

碳工程公司的負排放工廠將佔用約 12.1 公頃的土地,每年從大氣中清除 100 萬噸二氧化碳,奧德姆稱這相當於種植了 4,000 萬棵樹。

碳工程公司還開發了另一種技術,這種技術可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回收成現有車輛的燃料,如果將這兩種技術結合使用,將有機會創造碳排放的封閉循環迴路,即生產回收燃料、燃燒排放的碳與收集的碳相同。

 

參考資料:

  1. Morgan, G. (2019, March 21). Billionaires back Canadian company to build first ‘negative emissions’ plant. Retrieved April 1, 2019.
  2. https://carbonengineering.com/
You May Also Like

科學家發明自我修復智慧手機螢幕材料

如果你的手機摔在地上,螢幕破碎,通常只有兩個選擇:更換螢幕或者更換手機。但最近,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

大腦核磁造影技術以 91% 準確度預測患者自殺傾向

最新研究指出,心理諮商師或其他相關心理健康評估者,可藉由大腦功能性核磁造影 ( functional…

如何讓機器人更進化?賦予危機意識,以保護自身生存

讓機器人了解自身存在的危機感,能讓它們表現得更好。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可量測奈米碳管結構特性的新模型幫助其應用在儲能與淡化

多孔性材料(porous material)內部的空隙代表廣大的表面積,為散熱或化學反應等可由增加表…

習人工智慧及擴增實境於一身的明日直升機,Bell FCX-001

最近在美國德州舉行的直升機博覽會上,貝爾直升機公司(Bell Helicopter) 展示了公司新一…

美國軍方利用高空氣球,在美國各地進行大範圍監控測試

根據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簡稱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