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極洲,一支由七台無人機所組成的艦隊將在冰棚底下展開為期一年的任務,如果任務成功,它們收集到的數據將可以大大改善對未來冰山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的預測。
潛水無人機
由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建造,這些機器人將花費一年的時間觀察松島冰架(Pine Island Ice Shelf)底下約 130 平方公里地區的融化過程,有助科學家對這冰棚的未來作出更準確的預測。
在過去的 40 年裡,松島冰架的融化速度增加了近 75%,如果這個冰棚完全融化,將會淹沒地球上每一個沿海城市。
計劃的冰川學家,同時也是華盛頓大學「冰的未來」(Future of Ice)計劃的領導者 Knut Christianson 說:「我們在 40 年前就知道冰棚有著不穩定的本質,但我們並不真正了解這些系統的變化性,更不用說這些冰棚對像海水溫度升高這樣的重大影響會有什麼反應。」
由於數據有限,目前想準確預測冰棚的變化是十分困難的。而準確測量關鍵溫度、壓力、亂流和水的性質,唯一方法就是把這些無人機直接送到冰棚下的水中。
探索南極
這些無人機將面臨極大的風險。華盛頓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海洋學家 Jason Gobat 說:「這計劃真的有風險,大部分儀器預計將有去無回。」
機器人艦隊由三艘自行推進無人機— Seagliders,和四艘浮沉無人機組成。後者無法自行推進,只能通過調整浮力上下移動,使它們容易受到洋流影響。這些機器人將透過附近三個聲波浮標進行三角測量導航。在南極洲上空的衛星能夠發號施令,也是機器人在任務後發送數據的地方。
參考資料:
- Wise, Matthew G., et al. “Evidence of marine ice-Cliff instability in Pine Island Bay from iceberg-Keel plough marks.” Nature, vol. 550, 25 Oct. 2017, pp. 506–510., doi:10.1038/nature24458.
- Harris, Mark. “Ice-Diving Drones Embark on Risky Antarctic Mission.” Scientific American, 6 Dec. 2017, Scientific Ameri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