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超跑品牌藍寶堅尼(Lamborghini)正與麻省理工學院(MIT)工程師合作研發一款全新的電動超級跑車,這款跑車的特點在於它儲存電力的方法:它並不使用任何鋰電池,而是使用跑車的車身儲存電力。
車體具儲電能力
藍寶堅尼將這款概念車以義大利文命名為「Terzo Millennio」,意指「第三個千禧年」。其車體結構以特殊的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s)技術製成,車體本身具備儲電能力,藍寶堅尼將這種技術稱為「超級電容」(supercapacitor),這種儲能裝置能以有別於傳統鋰電池的方式儲存和釋放電能。
藍寶堅尼研發主任 Mauricio Reggiani 表示,由於傳統鋰電池過於笨重,所以即使是最好的鋰電池也並不適合一輛跑車,如果為了減輕重量而在車輛安裝小型電池,電力很快就會耗盡。Reggiani 說:「如果我有一輛超跑,而且我想去賽道行駛,我應該會想跑一圈、兩圈、三圈,而不是每跑一圈就要停下來充一次電。」
當高功率的電動馬達加上踩滿油門的駕駛員,試圖從傳統鋰電池迅速獲得大量電力時,電池會變得過熱,也會影響車輛的性能表現。相較之下,超級電容能快速充電,並快速釋放電力。
此外,由碳纖維製成的超級電容能彈性形成車體結構,並減低電池對車輛重量和車身設計的影響。
無法長期儲存電力
超級電容主要的缺點是無法長期儲存大量電力。Reggiani 表示,超級電容的儲電能力是科學家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不過,藍寶堅尼和 MIT 的科學家們有信心克服這個缺點,但聲稱技術距離成熟可能仍需幾年的時間。Reggiani 表示:「這樣的努力是值得的。到目前為止,我們非常樂觀。」

具有自我修復能力
這款超跑承襲藍寶堅尼一貫的傳統,具有全時四輪驅動(All-Wheel-Drive)模式。電動超跑四個車輪皆配備獨立的電動馬達,而由於馬達直接安裝在輪圈中央,所以車體上沒有安裝笨重的大型電動馬達,提供了更多的設計自由度。
車體的奈米碳管還具有自我修復(self-healing)機制,感應裝置能檢測車體的裂痕,如果裂痕很小,車體的微型內管會立刻釋放化學物質自動填補。如果車體有嚴重破損,則會通知駕駛員和藍寶堅尼技術人員進行必要的維修。
量產沒有時間表
Reggiani 透露,這款概念車能否量產目前沒有時間表,除了讓這些創新技術運作之外,讓車輛順利生產也將是一項挑戰。
所有汽車製造商正積極減少碳排放量,而生產電動汽車是減少排放量的方法之一。這款藍寶堅尼概念車提出許多史無前例的創新技術,也許在更遙遠的未來,這些技術能被應用在主流的電動車上。
參考資料:
- Peter Valdes-Dapena, (November 2017). Lamborghini and MIT team up on battery-free electric supercar, 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