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瞻

數碼鴻溝:貧富青少年網路使用習慣大不同

最近,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表了一份報告,指出來自不同經濟背景的青少年,使用網際網路的方式也不同。家境優渥的青少年更喜歡利用網際網路獲取資訊,而家境較貧困的青少年則更喜歡利用網路聊天玩遊戲。

貧富差距與「數碼鴻溝」

研究在 42 個國家取樣,搜集青少年的網路使用習慣。結果顯示,在網際網路的接觸方面,貧富青少年並無差別。5 個北歐國家,以及香港、荷蘭和瑞士,98% 家境清貧的青少年都可在家中連接到網際網路。

在網路的使用時間上,貧富青少年的平均時間也差不多。但在 21 個國家或地區中,來自弱勢家庭的青少年使用網路時間超過富裕的同齡人。

網際網路的普及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情。這意味著大家有同等的機會可以獲取網路資源,探索世界,或者提高個人技能,找一份好工作。

然而,貧富青少年在網際網路使用方面表現出明顯的「數碼鴻溝」(digital divide)。相比於家境優渥的同齡人,弱勢青少年常常無視這項技術帶來的機遇,無法有效利用網路資源。簡言之,他們缺乏汲取、提煉網路知識並為我所用的技能。這種差別直接與青少年不同的「社會經濟地位」有關。

學生的網路遊戲(紅)與閱讀(藍)每週使用率對比(圖:OECD)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這份報告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國際學生評價項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的一部分。評價項目旨在測試全球 15 歲學生的數學、科學和閱讀能力。報告結果顯示,青少年使用網際網路的習慣與他們的成績水平有很大關係。

雖然大力普及網際網路值得稱道,但這份報告提倡,培養青少年的讀寫能力,從而提高他們利用網際網路進行自我學習和進步的能力,比單純提供高科技設備或服務更有意義。

 

參考資料:

OECD (2016), “Are there differences in how advantaged and disadvantaged students use the Internet?”, PISA in Focus, No. 64, OECD Publishing, Pa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