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候變遷加劇與人類行動持續破壞亞馬遜雨林,人類未來將面對大量流失植物與動物多樣性,也將讓地球最大的氧氣製造機遭受毀滅。除此之外,過去被森林儲存的二氧化碳也將被釋放至大氣中,加速地球暖化。
亞馬遜生態豐富
亞馬遜雨林面積 5,670 萬公頃,面積跨越 9 個南美國家,也是全球 10% 動物的棲息地,當中並擁有河寬 483 公里的亞馬遜河(Amazon River),每天注入 142 億立方公尺河水進入大西洋。亞馬遜雨林在一千萬年前突然活躍,當時河水開始向東流,孕育出多樣化的動植物生命及多種不同的生態系統,包括森林與稀樹草原。亞馬遜目前佔地球剩餘雨林的一半以上。
珍貴雨林恐不保
不過,從 1970 年中期以來,亞馬遜雨林已經消失近兩成,儘管保育已遏止毀林活動,但專家指出森林遭毀趨勢還是持續中。如果再加上氣候變遷,更高的溫度將減少降雨,導致乾旱並讓雨林更容易起火,屆時剩餘的 85% 雨林恐將不保。
在森林產生雨水的過程中,樹木是以蒸發的形式透過葉子釋出水氣,之後進入大氣形成降雨的雲層。一旦樹木與植物被毀,代表雨林附近的地區將可能乾涸,這些地區有七成的經濟活動都是倚賴亞馬遜的水源。
雨林的樹木可幫助從大氣中移除有害的二氧化碳並轉換成氧氣,目前亞馬遜的植物有 25% 更已被用於現代藥物。另外,科學家也指出,亞馬遜熱帶雨林曾經是一個大型的碳匯(carbon sink),可阻止大量封存的碳進入並讓大氣層變暖,一旦雨林遭毀,過去被儲存的二氧化碳將被釋出。
巴西政府立場挨轟
對此,巴西阿布里那(Apurinã)原住民頭目烏馬納理(Francisco Umanari)認為,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對環保過於輕視。他表示:「除非他的政策被阻止,不然他將壓過我們的權益,允許對森林的大型侵略行為發生。」
資料來源:
- OPFER, C. (2019). What If the Amazon Rainforest Is Completely Destroyed?. [online] HowStuffWorks.
- ROBITZSKI, D. (2019). Scientists warn of “cascading system collapse” in Amazon Rainforest. [online] Futurism.
- Zaitchik, A. (2019). Rain Forest on File. The Inter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