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肉毛蟲『骨頭收藏者』穿上獵物遺骸,打造獨特保護殼
來自夏威夷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食肉毛蟲,這種毛蟲被戲稱為「骨頭收藏者」,它會穿戴自己獵物的殘骸作為保護殼。這一新物種僅在夏威夷的歐胡島(Oahu)發現,它會沿著蜘蛛網爬行,捕食被困在其中的昆蟲,並用這些昆蟲的身體部位來...
-
恆星解體成中子形成「重元素」?科學家提出新假說!
科學家近日提出一個突破性的假說,指出恆星在崩塌過程中,可能會因為高能光子的作用,將外層恆星物質解體為自由中子,進而觸發一系列物理過程,最終形成重元素。這一發現不僅改寫了我們對重元素起源的理解,還可能對未來的天文學和國家安...
-
每週吃多少肉才不「吃垮地球」?科學家給出255克的答案!
一群環境科學家計算出每人每週可持續食用的肉類量,以減少對環境的負擔。研究顯示,每週食用255克(約兩塊雞胸肉)的家禽或豬肉是可持續的,這個數字遠低於2021年美國或歐洲人的平均肉類消耗量,後者通常為6到10倍更多。研究指...
-
「olo」來了:科學家創造出人類從未見過的新色彩
2025年4月23日,根據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華盛頓大學的研究,科學家宣稱他們找到了一個人類從未見過的新顏色,這個顏色位於我們視覺範圍之外,甚至包括了一種「前所未見的藍綠色」。這一發現的背後,是一個名為「Oz」原型設備,...
-
那些讓你快樂的基因,也牽動著精神疾病?
是的,沒錯,聽起來像是某部韓劇的台詞,但這不是浪漫愛情故事的橋段,而是一項來自韓國的研究成果,說的是精神健康與主觀幸福感(SWB)之間的基因聯繫。或許未來,當你覺得生活不順心,還能告訴自己:「沒關係,這可能跟基因有關。」...
-
冰河時期人類精通控火:壁爐設計顯示季節性與多功能用途
在烏克蘭第聶斯特河右岸的舊石器時代遺址「Korman’ 9」,考古學家發現三座距今約 1.5 萬至 2.5 萬年前、冰河時期人類所建的壁爐遺跡。研究發現,這些早期獵人採集者已掌握高度火源控制技術,能精準選擇燃料並依不同季...
-
靈長類社交行為的起源?野生黑猩猩首次被拍到分享「帶酒精」水果
在西非幾內亞比索的坎坦赫茲國家公園,研究人員首次以自動攝影機拍攝到野生黑猩猩食用並共享含有酒精的發酵水果,這一觀察結果於 2025 年 4 月 21 日發表於《Current Biology》期刊。這些猩猩食用的是非洲麵...
-
美國基督宗教信仰下滑趨勢暫停,宗教版圖進入轉折點
長期以來,美國社會中基督宗教信仰比例穩定下降,然而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25年最新發表的《宗教景觀研究》(Religious Landscape Study, RLS),這項趨勢已...
-
1億2500萬年前黎巴嫩化石重塑地下水生物演化史
科學家近日在黎巴嫩發現一種約1億2500萬年前的古代等足類甲殼動物化石,命名為 Dysopodus gezei。這種體長約1.8至2.5公分、長寬比例略大於2:1的淡水生物,屬於等足目(Isopoda)中不具寄生性的 C...
-
磁場干擾解析?中子星合併後的重力波頻率比你想的更難解
當兩顆中子星合併,劇烈碰撞會釋放出強烈的重力波,成為天文學家探索極端物質狀態的重要窗口。然而,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與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期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發表新研究指出,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