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補太空磚裂縫:印度學者用「細菌漿」自癒月球建材
為因應未來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的需求,印度科學研究院(IISc)團隊提出創新解方——利用細菌修補月球磚裂縫,延長建築壽命、減少材料運送負擔。 過去該團隊已開發出一種以土壤細菌 Sporosarcina pasteurii ...
-
火星也能活?地衣展現驚人抗輻射能力,挑戰火星「無生命」假設
地衣這種在地球極端環境中頑強生存的微小生物,或許也能在火星表面找到容身之地。波蘭雅蓋隆大學與波蘭科學院的最新研究發現,兩種地衣物種 Diploschistes muscorum 和 Cetraria aculeata 能...
-
打破基因規則的動物:馬、驢與斑馬的耐力之謎來自一場「停止密碼突變」
馬、驢與斑馬在演化上展現出卓越的耐力與爆發力,遠超多數哺乳動物,但其分子生理基礎長期未明。近日,《Science》期刊發表一項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范德堡大學的合作研究,解開這些馬科動物之所以能在運動表現上傲視群倫,竟與...
-
泰國發現全新翼龍物種 化石揭曉1.3億年前東南亞空中霸主
古生物學家近期在泰國東部發現一種全新的史前飛行爬行動物,命名為 加魯達翼龍(Garudapterus buffetauti),是首度於泰國出土的翼龍頭骨化石,為東南亞白堊紀早期的翼龍研究帶來重大突破。 加魯達翼龍屬於翼龍...
-
蝴蝶樂園變陷阱?氣候變遷恐讓山區棲地變「死亡高地」
你可能知道「蝴蝶效應」形容微小變化引發巨大影響,但現在,氣候變遷正反向對蝴蝶本身產生毀滅性衝擊。耶魯大學與德國馬爾堡大學合作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全球三分之二的蝴蝶物種棲息在熱帶與亞熱帶山區,而這些原本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高...
-
全球最大熱帶湖泊變綠,科學家警告恐威脅生態與居民健康
位於非洲的維多利亞湖是全球最大熱帶湖泊,跨越三個國家,為超過4,700萬人提供水源與食物。然而近年該湖卻日益呈現不自然的綠色,原因在於湖中大量出現有害藻華(harmful algal blooms, HABs),尤其以藍...
-
最新調查顛覆傳統宇宙模型:暗能量可能隨時間改變
現代宇宙學的標準模型「ΛCDM 模型」認為,宇宙約 70% 成分為暗能量,它以「宇宙常數 Λ」的形式存在,是驅動宇宙加速膨脹的神秘力量,且其能量密度始終維持固定。然而,最新的暗能量調查(Dark Energy Surve...
-
澳洲科學家研發「液態觸媒」,化學製程速度提升10萬倍
澳洲蒙納許大學、雪梨大學與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最新研究發表重大突破,研發出一種液態觸媒技術,有望全面革新化學工業的製程,大幅提升生產速度、安全性與永續性。 研究團隊將鈀(palladium)溶解於液態鎵(liq...
-
最新研究發現:經常吃優格可能有助降低腸癌風險
近期一項研究指出,經常食用優格可能有助於降低特定型態腸癌的風險,尤其是某些較具侵襲性的結直腸癌。研究團隊分析超過 15 萬名參與者數十年來的健康資料,發現每週吃兩次以上優格者,其罹患特定腸癌的風險較低。該癌症多位於結腸右...
-
1.1萬年前的古人類面部骨骼在西班牙發現,歐洲最早居民面貌揭曉
2025年3月,科學家在西班牙阿塔普埃卡山脈的西馬德埃萊凡特(Sima del Elefante)遺址發現了1.1萬年前的古人類面部骨骼碎片,這一發現被認為是西歐最早的人類面部化石,為研究早期歐洲人類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