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環境
-
黃石地區6000年古森林揭密
在洛磯山脈(Rocky Mountains)的黃石生態系統內,融化的冰層揭示了一片被隱藏了6000年的史前森林。蒙大拿州立大學(MSU)的科學家在貝爾圖斯山脈(Beartooth Plateau)發現了一片白皮松(whi...
-
南極冰蓋融化導致火山噴發加劇
研究顯示,南極冰蓋融化不僅引發海平面上升,還可能改變火山活動的頻率與強度。當數公里厚的冰蓋融化時,地表負重減少,造成地殼回彈,進而改變地下岩漿庫的壓力,觸發火山噴發。 布朗大學博士生Allie Coonin及其團隊的研究...
-
「眼鏡熊」需要更多植物生存
以知名動畫「柏靈頓熊」形象聞名的眼鏡熊(學名:Tremarctos ornatus,也叫安第斯熊)是南美安第斯山脈的特有物種,因棲地喪失和與人類衝突被列為易危物種。然而,一項新研究揭示,眼鏡熊主要選擇特定的植物作為食物,...
-
科學家發現:豹的咆哮聲可辨別個體,有助保育研究
豹(Panthera pardus)因棲地喪失和人類衝突,被列為IUCN紅色名錄中的易危物種。然而,豹的孤獨與夜行特性讓研究牠們的族群分布與行為變得困難。近日,一項創新研究發現,豹的咆哮聲具有獨特性,可準確辨別個體,為其...
-
「遊戲化生態模型」解答森林植物如何面臨氣候變遷與火災雙重危機
墨爾本大學的科學家運用電腦模型,模擬氣候變遷與火災頻率變化對森林植物的影響,揭示這些因素如何影響植物生存與再生能力。該模型如同一個「生態遊戲」,科學家選擇植物物種、環境與挑戰,測試不同變化對植物族群的影響,並在虛擬環境中...
-
2020年非洲大象神秘大量死亡事件真相揭曉!
笑到最後的,竟是微小的「藍綠藻」? 2020年,超過350頭非洲大象(非洲叢林象)在波札那的奧卡萬戈三角洲附近離奇死亡。科學家困惑了好幾年,直到最近才找到元兇:藍綠藻 (cyanobacteria,也叫做「有毒的藍藻」 ...
-
科學家研究500年鳥類滅絕歷史,助保育努力升級!
自1500年以來,已有216種鳥類滅絕,這一過程與鳥類的生物特徵息息相關。美國猶他大學的研究團隊最近發表了一項分析,系統性地探討了鳥類的各種特徵與滅絕時間之間的關係,這是首次從時間角度研究鳥類滅絕模式。該研究發表在《鳥類...
-
新型環保塑膠:可完全分解、不留微塑膠!
科學家們又開發出一種超厲害的新塑膠,據說不僅可以完全回收,還能在海水和土壤中分解,絕不留下微塑膠垃圾!這聽起來像是對抗塑膠污染的終極武器,但之前也有不少類似的「希望之星」讓人空歡喜一場。所以,這次真的靠譜嗎?讓我們一起看...
-
科學家找到新方法:把二氧化碳變成甲烷!
你知道二氧化碳(CO₂)除了讓地球發燒,還能變成燃料嗎?最新研究發現,一種特別設計的「鎳原子催化劑(atomically dispersed catalysts)」–每個鎳原子被固定在特定的位置上,通常是在某...
-
強降雨襲擊北菲,淹水超過四公尺!家家戶戶變「水中島」
在菲律賓北部,一場超級大暴雨讓洪水如猛獸般襲來,淹沒了數千棟房屋,洪水高度竟然達到四公尺!大家的房子瞬間變成「水上樂園」,但完全不歡樂。這場災難的導火線是颱風「曼宜」與馬加特水壩的聯手發威。 洪水怎麼這麼猛? 故事從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