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專題
-
「olo」來了:科學家創造出人類從未見過的新色彩
2025年4月23日,根據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華盛頓大學的研究,科學家宣稱他們找到了一個人類從未見過的新顏色,這個顏色位於我們視覺範圍之外,甚至包括了一種「前所未見的藍綠色」。這一發現的背後,是一個名為「Oz」原型設備,...
-
磁場干擾解析?中子星合併後的重力波頻率比你想的更難解
當兩顆中子星合併,劇烈碰撞會釋放出強烈的重力波,成為天文學家探索極端物質狀態的重要窗口。然而,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與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期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發表新研究指出,磁...
-
紅的、粉的、白的?基因分析揭曉玫瑰其實曾經都是「黃花七葉」
在情人節傳情達意的紅玫瑰,其實源自於一朵簡單的黃色小花!中國北京林業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日於《Nature Plants》發表的大規模基因分析指出,無論今天的玫瑰是紅色、粉色、白色還是桃色,都可追溯至一位共同祖先——一種具有...
-
醋泡蛋竟能彈跳!家庭版「橡皮蛋」實驗揭密化學反應
在家裡就能用雞蛋與醋完成簡單有趣的科學實驗──打造「彈跳蛋」!這個廣受歡迎的家庭實驗不僅適合復活節、逾越節等春季聚會亮相,也是一堂兼具趣味與教育意義的化學課。 實驗材料簡單,只需生雞蛋一顆、透明杯子或罐子、白醋或蘋果醋、...
-
從因努伊特人 616 種『雪』之名,看見語言與文化的深層連結
「因努伊特人(又譯因紐特人)有上百種描述雪的詞」這句話你可能聽過,也可能以為是神話。現在,科學證實:這是真的!一項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研究,分析了 616 種語言與 1,574 本雙語字典,發現語言...
-
臺灣澎湖海域發現丹尼索瓦人化石 揭露古人類遷徙新證據
近日一項研究成果指出,2000年代於臺灣澎湖水道打撈出的一具下顎骨化石,經科學家分析後證實屬於丹尼索瓦人(Denisovan),其年代介於距今約19萬至1萬年前。這項發現不僅是首次在臺灣確認古人類化石,更提供了丹尼索瓦人...
-
不是人類發明了尖石頭,而是尖石頭「找上門」?新研究提出石器起源新假說
早期人類並非從「敲石造刃」起家,而是從撿現成的尖銳石頭開始演化?美國克里夫蘭自然史博物館團隊在《Archaeometry》期刊提出嶄新假說:我們的祖先可能是在無意間接觸到天然裂解的「尖石器(naturaliths)」後,...
-
熱薛丁格貓態實驗成功,量子疊加突破低溫限制
在量子物理的經典「薛丁格貓」思想實驗中,一隻貓可以同時處於生與死的重疊狀態,象徵宏觀世界與量子疊加現象的衝突。這種「貓態」在實驗上多半需將系統冷卻至基態以排除熱擾動。然而,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日成功挑戰這一限...
-
特洛伊考古新證:葡萄酒並非貴族專利,平民亦日常飲用
自19世紀考古學家施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於古城特洛伊發現「雙耳酒杯」(depas amphikypellon)以來,考古界一直懷疑這種容器即荷馬史詩中所提及的飲酒杯,專用以飲葡萄酒。近期由德國杜...
-
最新調查顛覆傳統宇宙模型:暗能量可能隨時間改變
現代宇宙學的標準模型「ΛCDM 模型」認為,宇宙約 70% 成分為暗能量,它以「宇宙常數 Λ」的形式存在,是驅動宇宙加速膨脹的神秘力量,且其能量密度始終維持固定。然而,最新的暗能量調查(Dark Energy Su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