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破迷思
-
為何人類不像其他動物毛茸茸?關鍵在「基因開關」
多數哺乳動物如貓、狗、猩猩都有厚實毛髮,但人類卻明顯光滑許多。最新研究指出,這與人類演化出獨特的散熱機制、以及控制毛髮生長的「基因開關」密切相關。 早期哺乳動物原本都覆蓋著濃厚毛髮,這能協助保溫、防曬與保護皮膚,並增加感...
-
逆時針賽跑其實不是巧合:這背後有歷史,也有科學
你可能從未深思過,為何奧運賽道、馬場、自行車賽甚至棒球比賽,幾乎都是逆時針方向進行?雖然歷史上並非始終如此,例如劍橋與牛津大學的跑者直到 1940 年代仍採順時針跑法,但從古希臘的運動會到古羅馬的戰車競賽,逆時針的跑法就...
-
「藍色區域」居民真能活得比較久嗎?學者出現質疑聲浪
多年來,所謂的「藍色區域」(blue zones)吸引了大眾與科學家的目光。這些地區如日本沖繩、希臘伊卡利亞島、義大利薩丁尼亞島,以及哥斯大黎加尼科亞半島,據說當地居民透過健康飲食、積極的生活方式及緊密的社交連結,達成極...
-
我們為何無法記得生命早期的具體事件?
耶魯大學的最新研究挑戰了關於嬰兒記憶的假設,顯示嬰兒從12個月大就能夠編碼記憶。研究結果表明,所謂的嬰兒失憶症——無法回憶起生命初幾年的經歷——更可能是由記憶檢索失敗所致,而非最初無法形成記憶。 儘管嬰兒期是學習迅速的階...
-
直到羅馬時代前,多數歐洲人仍為深色皮膚
最新古代DNA研究發現,歐洲人普遍呈現淺色皮膚的時間比過去認知的更晚,深色膚色可能一直持續到鐵器時代才逐漸減少。來自義大利費拉拉大學的研究團隊分析了348個遍布歐亞大陸各地、跨越約4萬5千年至近1700年前的人類遺骸基因...
-
研究顯示人們清晨最快樂,午夜情緒最低落
英國最新研究顯示,人們的心理健康與幸福感在一天中的變化模式相當明顯,通常在早晨達到巔峰,隨著時間推移逐漸下降,午夜時情緒狀態最差。該研究分析了來自 49,218 份問卷的數據,涵蓋焦慮、憂鬱、幸福感、生活滿意度、生活價值...
-
英國冷戰核武奇招:用活雞保溫核彈
冷戰時期,各國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戰爭,紛紛研發各種核武器。但你可能沒聽過,英國曾經計畫在核彈裡面塞滿活雞,來確保它能正常引爆。這聽起來像愚人節玩笑,但它是真實存在的軍事計畫,代號「藍孔雀」(Blue Peacock)。 ...
-
紅色服裝的競爭優勢在格鬥運動中已逐漸消失
過去研究指出,穿紅色裝束能為格鬥運動員帶來競爭優勢。然而,杜倫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這種優勢在近年已不復存在。研究團隊分析了1996至2020年奧運會和2005至2021年世界拳擊錦標賽的6,500多場比賽結果,聚焦於拳擊...
-
從運彩到股市,行為經濟學家解答「人類高估小訊號,低估大警訊」迷思
史蒂芬·柯瑞開場連進兩記三分,勇士粉絲全場嗨翻,賭盤也一片看好。然而比賽最後10秒,勇士隊落後兩分且剛失誤,幾乎註定輸球——但賭盤的反應卻不夠靈敏。為什麼?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最新研究揭露:人類總是高估「小訊號」,卻低...
-
科學能解釋耶穌著名的「五餅二魚」嗎?
近期的研究顯示,耶穌在加利利海(Sea Of Galilee)上演的著名奇蹟之一,可能有科學解釋。聖經中描述的事件或許與一種今天仍會發生的自然現象有關。 加利利海,也稱為提比里亞湖或基內列湖,是以色列的一個淡水湖,在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