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新研究,人類塑膠污染的問題已經變得如此嚴重,以致於現在微塑膠(microplastics)已包含於大氣的規律循環中,如同氧氣或水般地循環在地球周圍。
無所不在的微塑膠
根據由研究人員所進行的一系列採樣與模擬,從海洋噴霧與陸地表面送到空氣中的塑膠粒子漂流至各大陸,並抵達了地球上最遙遠之處。猶他州立大學(Utah State University)的地質學家珍妮絲·布萊內博士(Janice Brahney)說:「我們在我們所看到的每個地方,都發現大量遺留的塑膠汙染。它們在大氣中漂流,並且在世界各地積蓄。這些塑膠不是來自今年的新塑膠,而是來自數十年來已經丟到環境中的塑膠。」
許多這些塑膠似乎已經在我們的生態系統中循環了很長一段時間,這提醒了我們,如果要反轉這波塑膠浪潮的話,我們究竟需要進行多少大量的清掃工作。
來源與散布
在 2017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 月之間,研究人員在橫跨美國西部的 11 個不同地點,收集了 313 件漂浮在空氣中的微塑膠樣本。他們發現這些塑膠粒子中有 84% 來自陸上的塵土、11% 來自海洋噴霧、5% 來自農業土壤、剩下約 0.4% 則是歸因於人類。也就是說,這些主要是在路上被輾碎的塑膠,或是從海洋中的垃圾帶中被海浪打上來的塑膠。微塑膠汙染並非只集中在都會地區,它們乘著風,現在散佈得到處都是。
這些發現接著被插入至一電腦模型中,用來了解全世界大氣中的塑膠分布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研究人員推論,粒子在空氣中所花上的時間可能短至一小時,長至幾乎一周,已經足以讓塑膠漂流至各大陸。
模型顯示,雖然遙遠的南極荒野並沒有輸出任何空氣中的微塑膠,但很有可能正在輸入它們,而整個地球中的各處也發生相似的事。微塑膠正在幾乎所有科學家所看到的地方累積,包括國家公園,而濃度最高的地方被預測為在海面之上。
來自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娜塔莉·麥豪沃德教授(Natalie Mahowald)說:「藉由使用我們最好的塑膠來源與模擬傳輸途徑的預測,大部分的大陸從海洋環境中淨輸入了許多微塑膠。這突顯了遺留污染作為累積角色,造成大氣中大量的塑膠。」
雖然研究的模型部分使用了些許猜測與預估,來繪製出全球空氣中的微塑膠分布,無庸置疑地這些污染粒子現在正漂流於空氣中。
影響甚鉅
自從 1900 年代早期至今,全球已經製造了將近 100 億噸的塑膠,而且預估有將近 12%-18% 的塑膠沒有被掩埋、回收或者焚化。
在這項研究背後的團隊正在呼籲投入更多研究來了解這些塑膠最終結果是什麼,以及它們是如何被散布到全球去,以致於影響到生態系統、野生動物、食物鏈、最終影響到我們的健康。
麥豪沃德教授說:「因為不知道來源可能是什麼,我們做了模型來找出來源。很令人驚訝的是,這麼多的塑膠在大氣中達到如此的濃度,且不幸地累積於海洋與陸地中,然後持續到處地循環移動,包括遙遠的地區。」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站 http://www.tomorrowsci.com
參考資料:
- Nield, D., (2021, April 16). Microplastics Are Now Spiralling Around the Globe in The Air We Breathe. ScienceAlert
- Brahney, J. et al., (2021, April 20). Constraining the atmospheric limb of the plastic cycle. PNAS. doi.org/10.1073/pnas.2020719118
- 圖片來源:https://www.sciencealert.com/microplastics-are-now-spiralling-around-the-globe-in-the-air-we-breathe(圖:Janice Brah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