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European Scientist)

塑膠製品自 70 年前開始大量生產,至今估計已有 80 億兆噸的產量。塑膠對環境的傷害已是廣為人知的,但日前發表於《PLoS ONE》期刊上的一篇論文表示,塑膠同時也是氣候變遷的元兇之一。

降解

科學家早已發現,當塑膠受到熱力、潮濕、紫外光等刺激後,會釋放出如酚甲烷( bisphenol A )等對環境有害的物質。而夏威夷微生物海洋學教育研究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沙拉-珍妮羅耶( Sarah-Jeanne Royer )及其同事,為了解其中的細節,安排了多項實驗測試各種塑膠材料在不同環境刺激下的降解反應如何。

其結果發現,絕大多數當今使用的塑膠材料在受刺激後皆會釋放出甲烷( methane )及乙烯( ethylene ) ——兩種對氣候變遷影響最大的溫室氣體。

微型塑粒

研究也發現了高分子的結構及表面積對於降解速率的影響相當關鍵,包括塑料的形狀、大小、裂痕等等。而當塑膠在海洋中經長時間裂解為「微型塑粒」( microplastics )後,因其單位體積的表面積佔比較高,也會加速溫室氣體的釋放速率。

此外,研究人員在多種環境刺激中發現最主要的降解驅動力為紫外光,並且在陸地上的塑料比海洋中的塑料釋放更多溫室氣體。

環境傷害

雖各國已開始針對塑膠的用量進行管制,但有賴於其耐用、便宜及容易製造的特性,塑膠仍是工業上偏好的材料。據統計顯示,在未來二十年內塑膠的產量仍將會翻倍。

在全球投入更大的努力前,這些塑膠將會持續在森林、雨林及海洋中降解、不斷加速溫室氣體的排放,同時也會釋放其他有毒物質影響陸上及海洋的生物。

 

參考資料:

  1. Royer, S., Ferrón, S., Wilson, S. T., & Karl, D. M. (2018). Production of methane and ethylene from plastic in the environment. Plos One, 13(8). doi:10.1371/journal.pone.0200574
  2. Andrady, A. L. (2011). Microplastics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62(8), 1596-1605. doi:10.1016/j.marpolbul.2011.05.030
  3. Decomposing plastics are emitting potent greenhouse gases into the atmosphere. (2018, August 02). European Scientist
You May Also Like

全球最大冰山從南極脫落,科學家:與氣候變化毫無關係

全球最大冰山A-76 據歐洲太空總署(ESA)表示,近日有一座大約是美國曼哈頓70倍大的巨型冰山從南…

研究發現:空氣污染增加孕婦流產的風險等同於吸菸

過去已有研究指出空氣污染會增加孕婦的流產風險,但一直未有確切的統計數據佐證。而日前,美國猶他大學(U…

全球暖化導致北極升溫,將危及挪威全球種子庫的安全

挪威的斯匹茲卑爾根島(Spitsbergen)是北極斯瓦爾巴(Svalbard)群島的一部分,也是全…

科學家發明「太陽能油漆」,把牆壁變成能源製造廠

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RMIT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新型油漆,含有硫化鉬和氧…

各界呼籲對氣候變遷做出具體行動,盡力達成全球升溫低於 1.5°C 的目標

聯合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

長江白鱘證實絕種!保護特有魚類,長江禁漁十年

長江白鱘(Chinese paddlefish)在 2003 年之後就沒有人親眼見過,中國專家近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