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近 1/3 的非洲母象天生不具有象牙(圖:Shutterstock)

自然界許多動物都有優良的偽裝能力,例如北極熊及北極狐,以純白色的毛皮融入環境,以躲避捕獵者。而近期的研究顯示,盜獵者為了取得象牙而大量捕殺的非洲象,也正順應此情勢而環境演化。

象牙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象牙進口國。雖無任何科學證據證明象牙具有醫學價值,但象牙在中國仍被認為有治癒疾病、強健體魄的藥效。儘管中國在 2017 年頒布了象牙進口的禁令,然而其價格卻高居不下,甚至比黃金更有價值,使大量的盜獵者為追求龐大的利潤,而形成貿易量驚人的市場。

根據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近期的報導顯示,人類的獵捕已開始成為一種「天擇」的驅動力,使非洲象逐漸演化成不長象牙的大象。

大量獵殺

在過去,母象約僅有 2-4%天生不具有象牙,但近年來比例已提升至近三分之一。莫三比克戈龍戈薩國家公園(Gorongosa National Park)的大象研究員喬伊斯·普爾(Joyce Poole)表示,人類的大量獵捕不僅影響非洲象的族群大小,也正在改變其演化途徑。

幾十年前,戈龍戈薩國家公園約有四千頭大象棲息,但莫三比克長年內戰,導致大象被大量獵殺,取得象牙以換取購買武器的資金。1992 年內戰結束後,大象數量減少到數百頭。在內戰中倖存下的大象中,普爾抽樣其中的 200 頭母象,發現有 51 % 的母象沒有象牙,而內戰後出生的母象中,有 32% 出生就沒有象牙。

當盜獵者不斷捕殺具有象牙的非洲象時,便會形成一種天擇壓力,使天生無象牙的非洲象,在族群中更具有存活的優勢。

演化

這種情況不只在莫三比克發生,在 2000 年初,南非的阿多大象國家公園(Addo Elephant National Park )發現,在 174 頭母象的樣本中,有 98 % 不具有象牙。科學家認為,這代表人類的捕獵產生的環境壓力,影響了非洲象的演化,導致近年來開始大量出現天生無象牙的非洲象,科學家也正在收集這些無象牙非洲象的基因,以瞭解確切演化的狀況。

 

參考資料:

  1. Dawid, J. (2018, November 22). African elephants are evolving to not grow tusks because of poachers. BusinessInsider
  2. Maron, D. (2018, November 9). Under poaching pressure, elephants are evolving to lose their tusks. National Geographic
You May Also Like

澳洲蜜蜂的築巢材料或能取代塑膠,解決全球塑膠污染問題

紐西蘭生物科技公司 Humble Bee 發現一種澳洲蜜蜂築巢時產生的材料,與玻璃紙非常相似。此材料…

人造雪計畫是否能使消退的瑞士冰河再生?

冰河消融?下雪就好!這可不是風涼話,而是一個具開創性又罕見的拯救冰河行動背後的理論依據。這個行動的想…

挪威的塑膠瓶回收率高達 97%,吸引各國前往取經

北歐挪威日前推動徹底的塑膠瓶回收政策,挪威政府針對確實貫徹環保的企業給予環保稅獎勵,同時鼓勵消費者回…

科學界發現海洋變暖速度仍在加快,將引致氣候災難危害人類安全

全球暖化與海洋暖化密不可分。科學家近期發現,海洋吸收了極大量失衡的熱量並超出負荷,海洋變暖且海浪威力…

北極氣溫比正常溫度高出 20 度

根據最新報告顯示,北極目前的氣溫比過去平均溫度超出足足 20°C,即使在目前最寒冷的一天,最高溫度仍…

英國政府呼籲人民必須減少發送多餘的電子郵件來維護地球環境

電子郵件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人類每天發送大量無用的電子郵件顯然對環境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