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from Canva

塑膠微粒一直都是熱門的環保議題,但正確來說,塑膠微粒是微型塑膠的一種。微型塑膠污染是時間、空間範圍都很廣的議題,從河川、海洋、陸地,甚至南極與北極大陸都受到廢物汙染。微型塑膠分成塑膠微粒、塑膠微纖維,它們進到大自然中,就會污染水源、生物,甚至重返食物鏈進到人體。

What is 微型塑膠

根據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的文件,微型塑膠是< 5 mm 的塑膠物質。按照生產方式分成初級微型塑膠、次級微型塑膠。前者製成時就<5 mm ,例如洗面乳中含的柔珠;後者則是環境裡的塑膠垃圾,經過曝曬、脆化、分解後形成的。

微型塑膠非常的小,所以容易被生物吃到,比其他塑膠垃圾更可能進入食物鏈回到人類身上。目前有關人類吃進塑膠微粒的證據還不夠充分,各國也還沒建立微型塑膠的健康評估、安全標準。雖然其毒性還未被證實,但會因為材料特性,成為其他有毒物的載體。

微型塑膠的親脂性高、表面積大,很容易吸附海洋中的污染物、環境荷爾蒙,例如雙酚A 、戴奧辛、多環芳香烴,而這些東西會產生內分泌系統問題、致癌風險。吸附污染物的微型塑膠進到食物鏈後,會累積影響食物鏈的生物。雖然微型塑膠不是塑化劑,但本質是塑膠,超過攝氏70度時就可能溶出塑化劑。

台灣汙染現況

環保署與環保團體曾針對國內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與貝類,調查其塑膠微粒含量、形狀、材質。使用嚴謹的採樣、小孔徑過濾水體樣本。檢驗結果顯示台灣的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跟貝類,都已經被微型塑膠污染。

自來水樣本的清水檢出率是 44%,原水樣本的清水檢出率是 61%,採樣地點的海水、沙灘砂礫樣本都測出微型塑膠。而養殖與野生的淡菜、牡蠣、扇貝、蛤類也有微型塑膠污染,野生牡蠣的微型塑膠量甚至大於養殖貝類三倍。

自來水中多是纖維狀的微型塑膠,海水、沙灘砂礫與貝類的微型塑膠有發泡、薄膜、顆粒、碎片、纖維等較多型態。高比例的微型塑膠包含:PP、PE、PET、PS、尼龍。這些源自於常見的容器、餐具、吸管、合成纖維、洗面柔珠、漁網、輪胎。

微型塑膠污染怎麼辦

聯合國 2017 年Microplastics in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報告指出:海鮮的微型塑膠對人體造成的風險不高。考慮各種微型塑膠的風險、食物營養價值,還是鼓勵人類食用貝類。以目前污染狀況,不可能完全不吃到微型塑膠。若想更加謹慎,可以使用逆滲透的濾水設備,排除掉自來水的大部分塑膠微粒。由於魚貝類食物具有重要營養素,評估汙染風險、飲食狀況,還是可以安全適量攝取海鮮。

塑膠污染很重要

這些環境檢測,讓世界更注重微型塑膠對自然、人類的影響。雖然現在已存在的微型塑膠污染,沒辦法迅速消除,我們也可以透過個人行動,減少污染擴大的機會。

生活減塑:不使用一次性塑膠產品、塑膠袋,可攜帶環保吸管、環保餐具、個人水壺,選擇能重複利用、耐用的用品

垃圾分類:不隨意丟棄塑膠垃圾,進行正確分類回收

減少合成纖維:不購買合成纖維製品,避免洗衣服時製造過多微形塑膠

方便、物質慾望常常與環保相牴觸,若是我們都更關心這個環保議題,就能讓大自然的汙染再少一點。我們生活的台灣、地球,是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努力維護的。今天藉由這篇文章,更加認識了微形塑膠相關的知識,希望你也可以嘗試從生活中行動,為環境付出一點心力。

更多健康知識都可以直接上,明日科學網站: https://tomorrowsci.com/

參考資料

  1.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檢驗所 https://www.epa.gov.tw/niea/A048BA729D1F7D58
  2. 國家衛生研究院 https://www.nhri.edu.tw/
  3. Rillig MC. Microplastic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the soil?. Environ Sci Technol. 2012;46(12):6453-6454. doi:10.1021/es302011r
  4. O’Donovan S, Mestre NC, Abel S, Fonseca TG, Carteny CC, Cormier B, Keiter SH and Bebianno MJ (2018) Ecotoxicological Effects of Chemical Contaminants Adsorbed to Microplastics in the Clam Scrobicularia plana. Front. Mar. Sci. 5:143. doi: 10.3389/fmars.2018.00143
  5. Gallo F, Fossi C, Weber R, et al. Marine litter plastics and microplastics and their toxic chemicals components: the need for urgent preventive measures. Environ Sci Eur. 2018;30(1):13. doi:10.1186/s12302-018-0139-z  
  6. Smith M, Love DC, Rochman CM, Neff RA. Microplastics in Seafood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Human Health. Curr Environ Health Rep. 2018;5(3):375-386. doi:10.1007/s40572-018-0206-z
You May Also Like

睡眠時的腦波能淨化神經元

科學家開始認識到:睡眠可能有益大腦健康。透過組織液的流動,可以沖走神經元周圍的蛋白質和廢物的有害堆積…

驅蟲藥能夠治療癌症末期?問題新聞破解

去年曾經有一篇新聞報導,一名美國男性處於癌症末期,卻因為吃了狗的驅蟲藥而恢復健康。台灣很多媒體也紛紛…

夏天陽光刺眼,太陽眼鏡推薦選擇方法?眼睛防曬很重要!

除了戴帽子、擦防曬,能夠保護眼睛的太陽眼鏡也很重要。網路上的相關資訊也非常少,今天就來談談有關眼睛如…

為何有些終生抽菸者從來沒得到肺癌的謎題可能將獲得解答

抽菸是罹患肺癌風險因子的第一名。在美國,多達 90% 死於肺癌的人是由香煙產品所造成的。 基因優勢 …

飄眉紋眉差在哪?飄眉紋眉推薦注意事項

人類很早用類似刺青的方式,把有顏料的針刺進皮膚紋眉。現在流行的飄眉、霧眉比紋眉和繡眉更自然。當眉毛不…

其實你有毛孔角化症?屁股、手腳泛紅顆粒這樣處理!

毛孔角化症聽起來很少見?但地球上有四成左右的人有這個問題,且多數人是不會有症狀的!當四肢外側或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