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2020)年外資大幅賣超台股6千多億元,但台股大盤指數仍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內資力量崛起。既然盤勢是由內資主導,國內各主要券商展望2021年的投資觀點就頗值得參考,整體而言,大家都看好加權指數挑戰新高,高檔普遍上看15,000~16,000點,對於下檔支撐的看法則比較分歧,大致介於11,000~13,000點,尤其下半年的波動風險升高。

曾擔任台股外資操盤手的華南期貨前總經理黃逢徵指出,據他估算,2021年台股除息將使得加權指數蒸發約1,200點,「如果考慮因除息而蒸發的點數,2021年加權指數恐怕不容易漲到16,000點,15,000點是比較可能的目標區。」

換言之,如果台股加權指數要漲到16,000點,比較可能在上半年,也就是除息旺季來臨之前(上市公司含息未除的情況下)。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及其他機構推估,2021年台灣GDP成長約4%,優於2020年,季GDP年增率高峰落在第2季(因2020年第2季的基期最低),因此可以推估,2021年加權指數最高點出現在第1季(提前反映第2季GDP的高點)或第2季都有可能,但1、2月可能先回檔。

台股漲多 估值仍合理
外資可望回頭買超

不過,在國內外豐沛資金推波助瀾下,股市未來漲勢可能超乎預期,畢竟依照美國聯準會(Fed)的規劃,2023年之前都不會升息,每個月1,200億美元的購債行動也會持續,直到美國就業市場、平均通膨率出現「實質有效的改善」。

回顧歷史,股市大多頭行情的結束,往往都是在市場出現非理性榮景,行情極為投機瘋狂時,目前還沒看到這樣的極端現象,連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日前都說,相較於接近零的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大漲頻創新高的美股估值,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高,還不需要太警戒。

近期美元指數跌破90,創波段新低,更多資金轉進原物料及新興市場,外資遲早會回補獲利成長、股利率高、展望佳的台股。2020年外資賣超台股逾6,000億元,根據以往的經驗,外資在大賣超的隔年,至少會回補一半的資金,也就是2021年可能回補3,000億元,有利於推升台股,但有可能先跌後漲。

價值型股票可望補漲
缺貨漲價題材股吸金

綜合各券商看法,包括5G、高速運算、WFH(居家上班)、宅經濟、網通、資訊安全、太陽能、風電、電動車及汽車電子等2020年主流題材,會延續到2021年。隨著新冠病毒疫苗開始量產上市,2020年受疫情衝擊較深的價值型股票(傳產股為主)優勢浮現,相較估值偏高的成長型股票,更有表現空間。

本刊因此研判,2021年台股資金會出現資金從成長股轉進價值型,大型股轉入小型股的趨勢。至於台股最核心的半導體、5G手機等資通訊相關族群,漲勢也會從一線股擴散至二線股,上游往下游擴散,甚至往周邊擴散,而缺貨、漲價概念股仍將是市場焦點,例如8吋晶圓代工、微控制器(MCU)、電源管理IC、面板及驅動IC、封裝導線架、ABF載板、部分被動元件、記憶體、鋼鐵、銅、鋁、貨櫃航運等。

本刊特別篩選出20檔2021年展望向上的個股,並在下一篇重點介紹以下4檔:聯電(2303)、長榮(2603)、淳安(6283)、啟碁(6285)。

top-20-stock.jpg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2021年1月號《Money錢》

原文來自 MONEY錢 - 最新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從財務危機明白理財重要性!斜槓媽咪用3招 賺到第2份薪水

從小在富裕環境長大的珊迪兔,因為一場家庭財務危機,讓她意識到理財的重要,並開始斜槓人生。她建議想打造…

居家隔離、住院治療 造成收入中斷…疫情之下,該不該用「保險」買下多一層保護?

近期本土確診案例暴增,再度引起國人對於「防疫保單」的關注,但防疫保單怎麼選才有充分保障?有專家認為,…

特斯拉短短幾月股價飆漲300%,市值超越豐田汽車稱霸全球車廠,台廠供應商誰受惠?

特斯拉執行長長伊隆·馬斯克 (Elon Musk)身價正式超越股神巴菲特,才短短幾個月…

實價登錄新制7/1上路 三種情形將受罰

實價登錄2.0修法在兼顧保護個人隱私與市場行情透明化的情況下,將在7月1日正式上路,台灣房屋智庫發言…

富蘭克林基金獎常勝軍帶路 擁抱高科技長期有效益

2021理柏台灣基金獎公佈,富蘭克林高科技基金(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六連霸「美股基金」寶座,…

109年7、8月載具發票領獎全攻略!

用了發票載具或是悠遊卡、一卡通等卡片載具儲存發票後,發現中獎了,卻不知道怎麼領獎嗎?為你整理超詳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