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寶庫

熱門漲價概念股有哪些?從這三大產業挑選體質好的標的

2021金牛年充滿投資機會,不僅低利率環境持續,去年第4季眾多商品漲價,也帶動相關股票上漲,比如貨櫃航運股。現階段熱門的漲價概念股還有哪些?投資人該留意什麼呢?

全球低利率環境未變,對2021金牛年的投資市場來說是個好兆頭,在新台幣升值之下,台股資金動能持續,展望不錯。電子股是台股主力,成交值占比約75%,此一趨勢料將持續,但部分電子股的股價已飆高,且匯率對出口的殺傷力不小,投資人在趨避風險下,部分資金可能轉向低基期的傳產和金融類股,這2個類股的成交占比雖然只有約25%,但日成交量仍高於往昔數倍,代表會有高於過去數倍的資金投入。

各公司董事會陸續公布業績及股利後,高殖利率股預計將如往常,受到投資人垂愛,所以,預期高殖利率股會是2021上半年投資人的最愛。

商品漲價
有助企業提升毛利

當某項商品發生市場「供不應求」狀況時,就有可能漲價,此時商品漲價對企業來說,會是「價漲量增」,亦即產品的銷售量跟著價格上漲同步增加。「價漲量增」的反面是「價跌量縮」,我們從台化(1326)2019年「價跌量縮」導致毛利率縮水的案例,就可了解一旦出現「價漲量增」,對公司的助益有多大。

台化2019年的毛利率是10.2%,只有2018年13%的78.46%,營業收入3,155億元,是2018年3,991億元的79.05%,受「價跌量縮」影響,2019年毛利縮水,僅達2018年的62.03%。

商品跌價時,跌價的部分必須列為「跌價損失」,存貨的價與量越多跌價損失就越多。但當商品價格上漲跌價損失就可做會計分錄沖回。

除了商品的「跌價損失」,還要包括轉投資而用「權益法」認列的部分,例如台塑化(6505)的母公司是台塑(1301)、南亞(1303)、台化,台塑化發生「跌價損失」時,台塑三寶也要認列,相反的,當商品反向回升,跌價損失就可沖回。

從漲價商品對應的股票
挑選體質較好的標的

2020年第4季有許多商品漲價,包括原油、面板、鋼鐵、貨櫃運費、被動元件、矽晶圓、水泥、房地產、化工原料等。從這些商品中可以找出「對應股票」上漲的契機。

以原油為例,2020年11月2日紐約輕原油每桶約36美元,12月16日已達47.82美元,漲幅達32.83%,對應台塑化、台塑的股價,這段期間上漲約20%,而且上漲型態相當類似。

● 貨櫃運費大漲 勿一窩蜂跟單

從一種商品價格的上漲,可以找出多檔「對應的股票」,但這些同性質的股票優劣仍有不同,記得要挑選體質較好的股票,也不要因漲價題材過分追高。例如貨櫃運費大漲,相對應的股票主要是長榮(2603)、萬海(2615)、陽明海運(2609)3家,而它們之間存在相當大的體質差異。

萬海2019年全年度EPS為1.61元,2020年前3季EPS已達1.6元,每股淨值16.64元,2013年至今連續8年都有配發股利,體質不錯。

長榮海運營業收入高,2020年前3季EPS為2.27元,每股淨值16.68元,但過去10年僅配發股利2次。

陽明海運去年前3季EPS為0.71元,每股淨值僅7.4元,在貨櫃運費大漲之下,氣勢極強,12月29日成交量高達31萬張,股價大漲至27.9元,但它過去10年均無股利發放,預期2021年亦無股利,切勿過度追高。

海運業是進入障礙較高的行業,船隊要在短期間大肆擴張不容易,所以正面的影響往往持續較久,例如從前裕民航運(2606)曾經從景氣低迷的每股10元,一直漲到天價123元,但這只是歷史故事,重演的機會很低。

● 面板漲價 對佳世達有利

面板漲價,群創(3481)、友達(2409)、彩晶(6116)等面板廠股價都大漲,而相關的佳世達(2352)投資人也可多加留意。

佳世達近年不僅積極擴張企業版圖,連轉投資持有6%股份的友達於2020年第3季起都由虧轉盈,不須再像2019年認列5億元以上的業外損失,等於多賺了這些錢,甚至還可認列業外收益,所以股價穩中透堅。

● 鋼鐵漲價 可留意美亞鋼管

鋼鐵漲價所對應的公司眾多,中鋼(2002)、新光鋼(2031)、盛餘(2029)、豐興(2015)等股價走勢相當凌厲,其中,投資人也可多加留意美亞鋼管(2020)。

美亞鋼管2020年前11月營收年增率為11.84%,11月單月年增率達30.18%。而盈餘方面,2020年第1季EPS為-0.75元,第2季EPS為0.59元,第3季EPS增長到0.75元,業績相當亮麗,股價也有反映。

美亞鋼管近年股利不錯,不過,前幾年新聞也有負面報導,說該公司高層涉嫌挪用高達3億元公司資產而遭搜索,雖然是前幾年的新聞,但投資人仍要小心謹慎。

金牛年充滿機會,可用以下「4個重視」來做個穩健的投資人。

➊ ‌重視ETF,參與電子類股的投資。

➋ ‌重視漲價概念股,掌握低基期的好處。

➌ ‌重視長期存股,增加股票收益。

➍ ‌重視政策動向,避免逆風而行。

台股加權指數已超過15,000點,很多股票漲翻天,但也有數百檔個股沒有漲太多,例如很多還在20元以下,但指數攀高是事實,政府也可能因而提出警訊,例如由財經首長發出「居高思危」、「股市泡沫化」的談話,或讓官股機構調節持股。

俗語說「漲多是最大的利空」,部分漲多的電子股,股價有過高的隱憂,在2021年3月底年報公布後,基本面趕不上的,就可能修正。至於商品漲價的股票,大多基期較低,機會頗好,可留意殖利率較高的個股逢低布局。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2021年2月號《Money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