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寶庫

跟風投資ETF,你做對了嗎?這兩大潛藏風險不可不知

由於低成本、標的分散等優點,吸引許多人加入被動投資的行列,不過若只是一味跟風,不了解其投資原理,甚至操作失當,恐怕會使你的投資之路更添波瀾。

近年來,被動投資已經成為台灣投資市場的一門顯學,問問身邊有在投資的親友們,幾乎人人對於被動投資(其實就是買ETF)都可以琅琅上口。不過,許多投資人還是用過去追逐熱門標的的玩法在買ETF,看到這類標的占市場交易比重持續攀高,就覺得不跟著下去玩兩把就落伍了,但要注意的是,用主動投資的玩法買被動投資的標的,還想要吃好、睡好、賺飽飽,這樣的話誤會可就大了。

對於不少ETF投資人而言,不論是短線交易、波段,或是自稱「長期投資」,實際上,可能持有3個月就覺得完成「長期投資」,繼續追逐下一檔更厲害的標的。這樣的方法不是不好,只是和ETF原始的投資精神天差地遠,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急忙進場,打著被動投資的名號,骨子裡、行動上都是標準的主動投資。

主動投資玩法
適合買被動標的?

去(2019)年底,全球ETF資產規模已經突破6兆美元,美國銀行更預測,2030年其資產規模有機會挑戰50兆美元!這樣的投資熱度與大趨勢看來是擋也擋不住,而且ETF也有其投資優勢,例如低成本、標的分散等,吸引了不少識貨的投資人早早就加入被動投資的行列。

不少專家更是直接建議,退休理財的最佳方式就是定期定額再搭配長期投資,而最適合的投資工具就是ETF。他們所持的理由不外乎:長期績效不弱、持有成本相對較低、風險較能分散等優勢,ETF的投資通常是針對一個大區域、國家或是產業,不會受到單一公司營運風險所影響,也不會出現主動操作時看對指數卻選錯股票的風險。

不過,投資人請睜大眼睛留意,上述的優勢,是專門針對原型ETF。原型ETF通常是追蹤特定指數表現為主,舉例來說,以台股ETF的「天字第一號」台灣50(0050)為例,該ETF是追蹤台灣市值最大的50家產業龍頭的股價,這些企業除了是各大產業的領頭公司,具有相對強勢的營運規模、獲利能力、財務體質等優勢之外,萬一遇到部分產業與公司的營運逆風之時,其他成分股的獲利也可以彌補虧損,即便倒楣遇到單一公司倒閉下市,也還有其他49家公司撐著,何況產業龍頭因為做假帳、產業大蕭條等人禍、天災而成為地雷股的機率並不高。

特別要注意的是,ETF雖然可以分散產業與個別公司的風險,並不表示可以躲過整體市場下跌的風險,也就是系統性風險。例如2008年金融海嘯襲捲下,全球金融市場無一倖免,許多國家股市指數動輒腰斬,追蹤指數的ETF再神也躲不掉這波股災。

分散產業和個股風險
卻無法避開市場下跌

專家一般都會建議,要避免買在高檔套牢,或是防止在投資過程中遇上金融海嘯這類全球性風暴,可以採用分批或是定期定額的方式進場。所持理由主要是,單筆投資可能買在最高點或是相對高檔,但是定期定額的話,即使會有部分買在高檔,肯定也會有部分買在低檔,高低可以相互抵消,而且相同資金在低檔時可以買進較多標的,例如同樣本金10萬元,當0050股價100元時可買進1張,當股價50元時可以買進2張。

定期定額的方法很好,尤其是針對手上閒錢少,每個月只能存下小額資金的投資人更好。不過,「進階」的投資人這時候一定會質疑:定期定額投資ETF會有「鈍化」的問題,簡單來說,當累積100次投資之後,遇上金融海嘯資產大跌5成,這時第101次買入,即便可以買到2倍的單位數,但整體資產還是縮水近5成。

通常專家會在這時候告訴你,反正只要全球、區域、個別國家的長期經濟趨勢向上走,股市長期向上走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上述說法乍聽之下言之成理,然而,「更進階」的問題來了,如果設定的5年、10年投資期即將到來,或是剛好要退休,這時第2場全球金融海嘯來了,不論是你想開始每年「領息」,或是準備將資金全數抽出股市養老去,這時錢只剩下原來預期的一半,怎麼辦?

其實,答案並不難,只要一開始就把可能的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範圍之內,這樣即便是再大的金融海嘯來臨,投資人也不用害怕,因為你已經做過不同情境的「壓力測試」,例如股災來臨時,如果大盤大跌5成,你能夠容忍自己的投資部位下跌幾成?

如果大盤(或是你原來持有的ETF)在股災來臨時大跌5成,但是你無法承受這麼大的帳面虧損,這時你該做的是,調整投資組合使其符合設定的下跌風險。舉例來說,如果你手上有200萬元投資資金,最多只能承受蒸發2成,換算就是帳面損失40萬元,那麼就不能只投資追蹤大盤的ETF,因為一旦股災來臨大跌5成,你可能面臨高達100萬元的帳面虧損!

用「不相關」方法
讓你的投資無懼股災

如何調整投資組合,讓你的被動式投資真正符合被動式投資方式呢,同時又可以控制下檔風險?答案是:將資金按照比例投資2個以上相關係數低的標的,例如同時持有股票與債券部位各一定的比例,就可以大幅降低價格劇烈波動的風險。

以投資人最耳熟能詳的0050為例,今(2020)年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際股市在3月出現崩盤走勢,台股自然也難倖免,追蹤台股前50大權值股的0050從1月最高的98.6元,到了3月最低一度來到67.25元,短短2個月最大跌幅高達32%。以上述200萬元資金來看,如果全數投資0050,3成的跌幅相當於60萬元,等於台灣上班族1年的平均收入。

然而,如果是持有股、債類標的各一半的話,雖然在股票部位出現大幅的帳面虧損,但是在債券部位卻有「負相關」的表現,抵消了大半跌勢,讓整體投資組合風險相對較低,帳上虧損當然也小了許多。

我們以元大美債20年(00679B)ETF為例,在2月時的低點為43.75元,3月最高一度來到54.6元,最大漲幅近25%,這與0050的最大跌幅32%相互抵消之後,整體投資組合只有-3.5%的帳面虧損。

投資人可能會問,這幾個月股市又大舉反彈,台股還創下新高,0050甚至在7月底一度來到108.7元新高位置;反觀00679B的價格好像沒什麼進展,大致就在48元到50元附近整理。這樣不是有一半資金錯過了股市的反彈?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把「主動式投資思維」用在「被動式投資」上,因為0050在股災後數個月竟然又創下新高,創高這件事在事前只能「預測」,或者說「猜」,這是主動式投資判斷股價走勢的思維,在市場上真正能夠買最低賣最高、大賺波段財的投資人永遠只占極小的比例。

投資人可以試想,在3月股災來臨前將0050賣在近百元高點,又在3月風聲鶴唳之際在70元以下買回,等到現在0050元大漲突破百元,大賺一波的投資人有幾個?

實際可行、又是真正符合被動式投資的資產配置做法,就是不選時也不選股,把資產配置做好,例如股債各半,以今年以來(YTD)的績效來看,報酬已經有雙位數,不但績效不輸單單持有0050,持有期間的價格波動又遠小於僅持有0050,這樣的被動式投資,讓投資人吃好、睡好、少煩惱,還需要跟風聽明牌、哪兒熱門哪兒去嗎?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2020年10月號《Money錢》